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
2017年12月17日上午,“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南开大学中国绘画意象造型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结项成果汇报展在天津美术馆举办了开幕仪式。出席本次开幕仪式的主要领导、嘉宾有:国家艺术基金委员会管理中心监督部干部李达,中国著名花鸟画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霍春阳,天津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杨桂华,南开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张亚,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中共宿州市常委、宣传部长何志忠,中共宿州市委秘书长孟伟,天津城建大学校长李忠献,天津师范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孙世蒲,北京军区总后营防管理局局长邵良,中国人民解放军464医院院长白玉,原首都机场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木生,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陈福春,南开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文学院教授刘运峰,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美学教研室主任薛富兴,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志耕,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岚,南开大学滨海学院艺术系主任李军,以及来自京津冀地区的艺术家等。
开幕仪式由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翟锦程主持。翟院长介绍说,“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南开大学中国绘画意象造型艺术人才培养”是由南开大学申报、承办,由南开大学哲学院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具体负责实施的项目。项目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了南开大学在美学、艺术学、文化学等领域的影响力。相信以“意象造型”为中心的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将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天津、美丽南开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项目负责人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的尹沧海教授介绍了项目开展情况。《中国绘画意象造型艺术人才培养》是南开大学站在国家文化复兴的高度申报、承办的项目。经过对于百余位报名者学术能力、艺术造诣的严格考量,项目组从中遴选出二十位高校美术教师、中国画专业创作人才作为培养对象。项目自2017年10月15日正式启动以来,为有效利用国家艺术基金提供的优质资源平台,项目组首先组织学员进行了为期半月的“考察写生”,途径南京、苏州、杭州、安庆、合肥等地,系统考察了中国绘画的名家、源流、地域性风格流派,以及深刻影响中国绘画发展的文化哲学思想,并与当地院校、美术团体交流、探讨了中国绘画“意象造型”问题。随后,项目组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二十余人为学员举办了十次“主干课程”与十余次“专题讲座”,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意象”观,立足于中国绘画的当代情景,以理论教学与创作实践相并重的方式,为学员详尽厘清了“意象”、“意象造型”与“写意性”的学术内涵,全面提高了学员的理论修养与艺术水平。本次项目成果汇报展所展出的作品包括二十余位学员的近期创作,以及部分任课教师和参与本次课题的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硕博研究生作品。学员作品面貌多样、题材丰富,展现了学员通过项目教学对于情与理、理与法、意与境、境与趣等意象造型法则、法规的理解与认知,相信假以时日,他们一定能够做到做到立足当下,中西融合,兼收并蓄,触类旁通,不断探索中国绘画发展的可能性。
项目学员代表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文艺上台发言。文艺表示,两个月以来高密度、高质量的系统教学,使得学员深刻体会到“意象造型”不仅是中国绘画的造型观,也是中国艺术的特征,是博大精深的中国绘画在世界艺术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项目专家不同视角、不同侧面的理论阐发与实践教学,启发了学员们对于“意象造型”问题的再审视,激发了学员们对于当下语境中的中国绘画的再认识,学员们从项目教学中受益匪浅。
中国著名花鸟画家、天津美术学院的霍春阳教授代表项目授课专家讲话。霍教授先生谈道,多年以来,国内绘画教育基本采用了西方美术教学的模式,将绝大部分的经历与时间投入到“物象造型”之中,而没有将具有中国文化艺术特征的“意象造型”凸显出来,这也是长期以来当代中国绘画难以出现艺术高峰的主要原因。“意象造型”是中国文化哲学观念、艺术思维理念的集中体现,因此我们的中国绘画创作必须在“意象造型”上下功夫。本次展出的学员作品虽然已经展现出“意象造型”的基本面貌,但是依旧不够深刻。从这一点上来说,本次项目教育虽然是为学员埋下了“意象造型”的种子,明确了中国绘画的核心观念,但是学员们需要继续坚持研究“意象造型”这个大课题,努力在人生修养上达到“物我两化”的境界,在艺术创作中达到“真”、“神”的境界。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杨桂华在开幕式中发表重要讲话,杨主任对于项目结项成果汇报展的圆满举行表示衷心的祝贺,指出本次项目具有三方面的深刻意义:一是教学意义。项目学员在尹沧海教授的带领下遍走江南与徽州,游历自然景观,考察人文遗韵,充分吸取绘画营养;结束考察写生之后,进行了集中授课教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学术内涵与艺术实践两个层面深刻解读了“意象造型”。二是工作意义。通过项目的实施及其影响,提高了南开大学在全国的影响力,拓宽了南开大学在建设“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学科视野。三是文化意义。审美趣味是文化独立个性的重要体现,中国绘画的“意象造型”强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与西方所不同的审美趣味,其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尹沧海教授立足于中国绘画“意象造型”,就是弘扬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这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贡献了一份力量。
国家艺术基金委员会管理中心监督部的李达先生代表基金会发言,李先生指出,中国绘画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世界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绘画向世人呈现了丰富的意象观,深邃的哲学思想,动人的色彩笔触,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美丽生活的不懈追求。尹沧海教授主持的《中国绘画意象造型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能够在近万项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既说明了基金会评审专家对于中国绘画意象造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也体现了对于南开大学在人文艺术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的肯定。项目课程、设计科学合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培训结果丰富、充分,达到了高起点运作,高标准实施的要求,具有几方面特点:不拘一格,面向全国招生,致力于中国绘画意象造型的青年人才培养;不拘一地,注重考查写生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拘一时,通过培训形成了一个成果展、一本论文集,一部作品集,并以微信平台推送的形式发布课程内容。不拘一形,在培训课程之外,尹沧海教授多次亲自示范、教学让学员们感受到了“谈笑有鸿儒”,“下笔如有神”。感谢天津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于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感谢南开大学对于本次项目的指导、帮助、感谢尹沧海教授不辞辛劳、投身教育的奉献精神。希望参加培训的学员以项目培训为契机,不断提升修养、学养、素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创造性、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