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东财经大学组建近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正确处理稳定、融合和发展的关系,以发展促稳定助融合,先后完成了组织机构和学科专业整合重组,顺利去筹正式建。
教育厅网站:刘书记,您好!山东财经大学的发展一直广受社会关注,今年初,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重要文件,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能不能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制定出台这些文件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刘兴云:好的。山东财经大学组建近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正确处理稳定、融合和发展的关系,以发展促稳定助融合,先后完成了组织机构和学科专业整合重组,顺利去筹正式建校,取得了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教育部、财政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成功立项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师生精神振奋、人心思进,学校发展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的良好态势。
在稳步推进这些工作的同时,学校牢记省委省政府嘱托,顺应师生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的新期待,从推进国家现代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高度,立足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和要求,从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办学目标和办学思路的探索。去年以来,学校提出并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凝心聚力”和“特色名校”工程建设,确定了走以质量和特色取胜的内涵发展道路,争取经过8—10年的建设,把学校建成理念先进、定位清晰、资源充裕、特色鲜明、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的奋斗目标。
为把这个目标落到实处,扎扎实实推进事业发展,学校成立了几个工作组,历时近一年的时间,在多方调研、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山东财经大学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校院两级管理总体方案》、《关于实施“凝心聚力”工程的意见》、《关于实施“特色名校”工程的意见》和《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五个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发展的目标任务、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推进发展的重大举措作出明确部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教育部和省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兄弟院校的无私帮助,文件制定本身也成为全校师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一个过程,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作用。
五个文件从内容上看,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发展规划纲要”是龙头,是管方向、定目标的,对其他四个文件起着引领和统率作用,“凝心聚力”聚焦的是精神动力问题、“特色名校”强调了发展的特色重点、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解决的是保障机制、人才队伍建设突出了发展的第一资源。几个文件相互衔接,紧密配合,明确了改革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标志着学校对未来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主线更加突出、措施更加具体,应当说对学校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开学之初,学校召开处级干部会议,对五个文件的内容进行了集中学习讨论,用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干劲。目前,落实这几个文件的制度方案已经陆续出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各项举措稳步推进,工作成效正逐步凸显。去年以来,学校参加了“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2011协调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省内14家单位,牵头成立了“山东省金融产业优化与区域发展管理协调创新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合作成立了“齐鲁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山东资本市场人才培训基地”、“泰山资本市场研究中心”。在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上不断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生就业保持良好势头,综合就业率位居省属高校首位。
教育厅网站:山东财经大学是我省确定的“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学校也把建设“一流财经特色名校”作为发展的龙头战略,请问在推进特色名校建设方面有学校将采取哪些措施?
刘兴云: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显著的办学特征,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2012年实施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克服同质化倾向。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追求特色是高水平大学乃至世界一流大学形成、发展的共同经验和宝贵财富。
学校提出并实施“特色名校”工程战略,既是基于对教育规律的坚守,也是立足现实的必然选择。当前,高等财经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发展分化趋向稳定,实现赶超的难度不断加大。从我校的情况看,还面临办学资源分散、高端人才缺乏、学科优势不够明显、特色不够突出等问题。只有以追求办学特色和个性发展为突破口,走以特色和品牌取胜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才能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才能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才能最大限度的缩小历史造成的差距。
学校《关于实施“特色名校工程”的意见》就是从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出发,确立了以基础培育特色、以特色提升优势、以优势铸造品牌、以品牌反哺基础的发展思路,对培育办学特色作了全面规划部署,内容涵盖了文化建设、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目的就是力争在这些方面具备鲜明的特色,形成富有个性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相对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培养办学特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科学谋划、扎实推进,又要分清主次,稳步实施。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办学定位特色构筑“特色名校”的内核。通过凝练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和理念、推进大学章程等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优化办学体制机制,争取到2020年将学校建设成为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孕育先进经济与管理思想和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的财经特色名校,总体办学水平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前十位。
二是以学科专业特色引领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方向。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错位发展,强化学科特色。在专业纵向一体化建设方面,加强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组)的关联建设,形成“课程(组)+团队”的课程与团队关联建设特色;以学科方向为依托,以课程(组)为纽带,探索建立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于一体的综合团队,促进研究型教学由博士生、硕士生到本科生的适度传递;探索实施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在专业横向一体化建设方面,发展“金融+计算机”、“会计+法学”、“贸易+英语”、“统计+精算”等学科交叉双专业模式;通过联合培养、定制培养,体现专业建设的内外互动特色;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秀教学资源等,形成专业建设的国际化特色。
三是以人才培养特色夯实“特色名校”的基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基于学科知识体系的本科生分类培养,在完善学分制、主辅修制、双专业双学位、校企联合培养的基础上,按照拔尖创新人才、高端应用人才、国际化人才和“3+1”应用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完善以“挑战杯”、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主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孵化创业成果,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四是以科研特色提升“特色名校”建设质量。实施科研卓越团队建设计划,积极承接国家级课题特别是国家级重大重点课题。加强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软科学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横向研究的支持力度,突出问题导向,改进科学研究评价办法,建立以科研成果创造性、实用性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
五是以社会服务特色铸造“特色名校”品牌。发挥财经学科优势,以服务社会为目的,探索组建政、产、学、研战略联盟,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横向研究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需要,实施联合攻关。建立学校智库系统,为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提供智力服务。建设一批高水平咨询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开发、调研、咨询、推广、策划和高端培训,推动政、产、学、研深度合作。
教育厅网站: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改革作出了部署,贯彻落实好加快学校发展的几个文件,关键也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激发活力,那么,接下来咱们学校如何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办学目标的实现?
刘兴云:深化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山东财经大学正处在从合并融合向快速发展的转折时期,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应当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有效化解不利因素,关键看我们如何正确、准确、有序、协调地推进改革。
从学校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看,合校后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层次得到提高,办学空间有所扩展,综合实力得到增强。但也存在着多校区办学,不仅成本高、师生辛苦,而且很难形成有特色的大学文化;高层次杰出人才匮乏,人才队伍建设成效不大;机构、管理人员严重超编等不利因素。当前,全国同类院校、全省兄弟院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发展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突破自我纵向比较的束缚,强化横向比较意识,反思自身的差距,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存在的不足,争取发展的速度再快一些,发展的水平再高一些,发展的突破再多一些。
为推进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一体两翼”战略,推进上述五个文件的贯彻落实,学校抓住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把2014年确定为深化改革推进年,启动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并积极探索校区管理体制改革,努力使深化改革带来的成效真正转变成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强大动力。
当前,学校正在深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并以此为核心推进各项综合改革。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二级学院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出水平和特色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治理模式。学院是学校办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人、财、物主要集中在这一层,可以说学院治理结构是学校治理结构的基石。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就在于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激发学院办学活力,从根本上实现由“学校办学院”向“学院办学校”的转变。我们按照《校院两级管理总体方案(试行)》要求,制定完善了一系列配套细则,包括制定学院的任期目标责任书、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学院在发展规划、教学管理、人才引进、队伍建设、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权利和责任等。同时,我们也不是简单地把权力一放了之,而是把完善治理结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确定了二级学院实行党政联席会议、教授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管理制度。党政联席会议既是决策机构又是执行机构,教授委员会是咨询机构,又兼部分决策职能,教代会实行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三者相辅相成,目的就是保证二级管理体制健康有序运行。
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我们以人员编制分类管理改革为切入点,合理调整机构设置,实现定编、定岗、定员、定责。探索以职员制为核心的管理队伍建设模式。同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登峰教授支持计划和青年骨干教师重点支持计划,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在全方位推进国际化办学方面,学校制订了《山东财经大学国际化办学实施方案》,从学历学位教育、认证培训和在职培训等多个角度切入,积极探索和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加大力度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海外优秀人才和以兼职等灵活形式聘请外籍专家学者,积极开展双语教师培训、教师出国进修、访问等,努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师资队伍。
教育厅网站:听了刘书记这么详实的学校情况介绍,我们对山东财经大学近期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相信山东财经大学建设一流财经特色名校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一定为山东高教强省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兴云:组建山东财经大学是我省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山东财经大学的成立肩负着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承载着全省人民分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期盼,寄托着全校师生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梦想,我们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我相信,只要全校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定信心、百折不挠,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教育厅网站:谢谢刘书记。
【刘兴云,南开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
文章来源: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