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冯玉荣教授主持的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基地重大项目《明清民国中医职业的制度路径与行医生活》开题暨研讨会,2023年4月1日上午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海内外高校的17位专家学者及课题组成员出席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兼高研院副院长刘中兴研究员主持。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吴琦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教授介绍基地及项目情况。
开题会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魏文享教授主持。项目主持人冯玉荣教授对项目情况进行汇报。首先就选题的长时段思考、中医的职业定位及中医发展的多元化变迁进行了简要说明。随后就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课题框架结构、重难点及预期成果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评审专家对项目的意义、内容及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项目的可行性保持一致赞同,就项目推进的具体流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最终成果等各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朱英教授高度肯定了本课题的论证。朱老师指出,对制度变迁的长时段探源性考察十分有必要,如何准确把握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医职业制度路径的长时间贯通需要做深入思考。强调应注意到中医职业群体内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及近代制度变迁中存在的变与不变、文本与实际制度的差异等问题。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牛亚华研究员认为选题十分有意义,医事制度和行医生活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本选题涉及面广,医者群体构成复杂,不同医者(如太医、儒医、民间医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医者的地域性问题、宗教性医者以及民族性医者也需作细致划分和差别性分析。
浙江中医药大学郑洪教授指出,学界对于医者和医史的关注从精英阶层逐渐向下,走进民间医者,历史上医者的阶层划分有“大轿医生”“坐堂医生”“游方医”的区别,不同医者的概念界定亦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此外,受近代中西医对立的影响,“新中医”被塑造,如何评价“新中医”应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考察。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余新忠教授肯定了课题设计和论证理路,但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职业化”是理解医和社会关系非常重要的一个词汇,可探究空间很大。但是,“职业化”作为社会整体发展的体现,放在医学领域如何体现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职业化”背后有着巨大的社会需求,探讨“职业化”问题首先要关心社会发展是如何促进“职业化”的道路,职业化与专业化汇合存在的内在动能等。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常建华教授对各位专家提出意见和问题做了归纳总结。项目主持人冯玉荣教授作回应,对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后续能够继续与各位专家学者交流。经过各位评审专家的讨论,一致认为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对于贯通明清至近代的中医职业研究及促进群体、职业、制度及生活的整体关联研究,均具创新意义。评议组表决本次开题顺利通过。
接下来,与会学者及项目组成员就“明清以来医者群体和社会”展开激烈的圆桌讨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雪梅老师提出了项目推进过程中可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尹倩老师指出从职业角度思考近代中医,可能会陷入中西医纷争的困囿中,而中医内部也存在极大的复杂性,针对个体、群体之间的差异化可做突破性探究,近代以来中医的职业认证问题尚需考证。江西师范大学周永生老师指出可以从医疗市场生态出发探究医者的制度路径及行医生活,如医药市场、医患关系等视角反思近代以来的中医危机,另外也可从非文本化领域思考默会知识的生成与传播。
上海师范大学陈思言老师对“制度与生活”如何统合提出思考,南开大学朱亦灵老师建议还可从儒医互动的医疗文化与上层政治之间的关系加以揭示。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徐唱博士从整体性和多样性的交互、群体性和弥漫性的区分,提出还需关照民族医者,此外医者的标准化和权威性何在,中医群体是否具有排他性等相关问题均有待揭示。康奈尔大学郭婧雅博士指出可以从物质性史料出发,如医家匾额等了解明清民国时期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也可从大众报刊等史料出发,探究女性医者在历史变迁过程中的职业变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