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简报

2022年下半年成果简报

发布时间:2023-01-02来源:浏览次数:10

目录

一、成果概况

二、课题研究

1.中心三位教师获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及青年项目立项资助

2.中心学者获批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三、成果简介

1.中心学者在《天津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2.中心学者在《天津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3.中心学者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4.中心学者在《天津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5.中心副主任在《天津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6.中心主任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7.中心学者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8.中心副主任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9.中心学者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10.中心副主任在《天津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11.中心倪志良教授成果获2022年南开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12.中心学者指导课题获评2022年南开大学“师生四同”十佳课题

13.中心学者两项成果荣获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14.中心副主任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学术文章

四、部分学术成果列举


一、成果概况

 2022年下半年,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包括:中心学者两项成果荣获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在《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国内知名报刊发表多篇文章等。

二、课题研究

1.中心三位教师获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及青年项目立项资助

日前,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示了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及青年项目立项名单,中心三位教师项目入选。其中,周京奎老师申报的“新形势下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获重点项目立项资助,雷鸣老师申报的“内生制度变迁视角下国家-地方治理演进的历史经验与实证研究”获一般项目立项资助,苏立君老师申报的“平台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垄断资本的特性及行为规律研究”获青年项目立项资助。

2.中心学者获批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12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中心学者获批3项。立项名单如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是衡量一所大学“双一流”建设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

三、成果简介

1.中心学者在《天津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天津日报》在78日第9版上刊登了中心学者王永兴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优越性和科学性》。正文如下:

2014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深入总结我们党在安全观上的理论创新尤为必要,这是改革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重要体现。

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优越性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安全观的新发展,是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征做出的最新的理论凝练,是国家安全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其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系统性和整体性。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从全局、整体的角度把握所有领域的国家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这里列举的十一种安全概念是为了展现总体安全观的系统性、整体性特征,并非认为总体安全仅局限于这些安全模式,这是相较于传统安全观的重大进步,使得我们对安全的认识更为具体、完整和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协同性和立体性。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视不同种类安全之间的协同关系,明确提出要兼顾五对关系,即“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这些成对出现的安全范畴从不同维度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了勾画和阐释,既对立又统一,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思维,使国家安全观层次更为丰富和立体,更符合当今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

三是精准性和方向性。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各种安全理念各有侧重,精准地承担各自职能,最终统一于“总体国家安全”这一整体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表明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理论认知上升到了新的层面,对国家安全的宗旨、根本、基础、保障和依托等均进行了清晰的说明,理清了未来国家安全工作的方式、路径和着力点。

四是保障性和目的性。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有利于短期发展,更有利于我国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服务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这一论述阐明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突出了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性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经之路,是总体安全观指导我国国家安全实践工作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求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将其作为重点问题和重要观点进行阐述。此后,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要求。深入理解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对于正确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发展和安全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可见,我们党已经深刻意识到发展和安全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如果只顾发展,忽视安全,那么发展最终会因为安全问题戛然而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相反,如果只顾安全,忽视发展,最终会削弱维护安全的能力。因此提倡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利于建立纠偏机制,尤其是防止西方意识形态的错误引导而影响总体安全。同时,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观点与新发展理念也具有高度协同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这就把发展和安全融入了新发展理念之中,丰富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统筹发展和安全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其中,“自立自强”“自主”均体现了安全发展的核心理念。

第二,统筹发展和安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的观念的产生必然是社会存在变化引致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这表明,社会存在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物质生产、社会组织等诸多方面,必然产生新的安全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理论的提出反映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其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物质生产的增加是发展的重要体现,“安全”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发展是安全的重要基础;再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统筹发展与安全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中心学者在《天津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天津日报》在711日第9版上刊登了中心学者郭金兴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促进天津高质量发展》。正文如下:

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水平。但是,近些年来,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放缓现象。如何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天津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关键在于顺利实现主要增长动力的转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后发优势的变化,主要的增长动力将由投资和资本积累逐渐转向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创新的主要形式也将由模仿型创新转变为自主创新。因此,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使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些年来,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各省区为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和优质的企业,提升本地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宏观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带来的严峻挑战,使各地区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一般而言,科技创新水平可以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三个方面进行衡量和测度。科技创新水平的差距可能是近些年来天津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的重要原因。从在全国的排名来看,天津市总体科技创新水平大致稳定在第7位,科技创新投入则位居第6位。优良的教育资源,雄厚的人才积累,卓越的营商环境,为科技创新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但是,天津市科技产出在全国的排名有逐渐下滑的趋势。这意味着科技创新的效率不高,影响了科技投入向科技产出的转化,测算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天津市的科技创新效率在全国居第10位。

通过与科技创新水平较高的广东、江苏和北京的比较可以发现,天津市在创新环境方面的得分与先进地区相差无几,在科技创新的经济产出方面虽有一定差距但也较为接近。差距最大的是在知识成果的产出方面,天津仅为发达地区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左右,知识产出效率也仅为发达地区的大约40%。在其他几项指标中,天津市的得分约为后者的50%-70%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天津市一贯重视创新环境的建设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从财政投入、税收激励、政府采购、科技金融、科技人才、创新体系、知识产权、创新创业等方面着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政策体系。“十三五”以来,天津市已出台了大量面向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政策,内容涵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技术扶持、人才培养、评优推荐、简化程序等诸多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天津市科技创新水平,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未来可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进一步开拓。

一、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能力。近年来,创新投入的强度不断提升,论文和专利等创新成果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水平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甚至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而不仅是科技成果本身。科技创新模式应与本地区的要素禀赋、制度环境和技术生态环境相匹配,将自主创新与模仿性创新相结合,探索适宜本地实际状况的创新模式,更有效的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转换效率,提高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

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无论科技创新水平还是科技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化效率,都与本地区的创新环境直接相关。这不仅取决于地方政府各类与创新有关的政策,也与本地区的市场完善程度和总体科技人文环境等因素有关。消除地方垄断,适当引入竞争,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通过加大公共教育投入,降低人口转移门槛,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力资源质量,都将增加企业家和创新人才的潜在供给。另外,保持本地区宏观经济的稳定也有利于各种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创新政策的系统化。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中央各部委到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措施和扶持政策,也导致了政出多门,优惠政策和文件庞杂,遵从成本非常之高。尤其是一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空间的中小企业,由于人力有限,难以准确把握优惠政策的实施程序,使其无法享受到本应获得的扶持,减弱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有必要通过严格立法,简化政策程序,提升行政效率,使创新扶持政策更为简洁和高效。

四、优化政策实施方法和方向。政府出于促进创新的良好意愿,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扶持和补贴,但如果实施不当,也有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政府与企业对创新的偏好可能存在差异,政府的直接和间接支持可能会限制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应当寻求市场驱动与政府激励相容的创新扶持思路。比如,破除所有制与企业规模的壁垒,对创新效率更高的非国有企业以及公司治理良好和财务风险低的大量中小企业,予以更多的扶持。政府一些奖励政策也有可能使企业研发活动产生扭曲,增加经济效益不显著的专利申请数量。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促进本地区科技创新的根本举措,对于创新模式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至关重要。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加企业的专利产出数量和研发投入。当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较强时,企业研发的积极性更强,研发活动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也更大。

六、提升创新活动的开放程度。在全球化背景下,有效的创新活动必须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理念,避免闭门造车。创新体系的开放和国际化需要以体制创新和政策突破为动力,改善创新环境,增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要素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是实现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3.中心学者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经济日报》在713日第10版上刊登了中心学者何自力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怎样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正文如下:

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这就要求必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重大突破,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

通过持续推进改革,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市场经济激励不同市场主体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释放活力和创新力;社会主义制度则为全体人民共同利益提供坚实保障,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在实践中破解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新自由主义鼓吹市场与政府二元对立的观点,认为市场自发调节机制可以实现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动平衡,政府干预则会扭曲市场机制、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片面夸大市场调节作用,严重削弱国家干预,导致经济增速低迷、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些重要论述,破除了政府与市场二元对立的错误观点,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表现是产权保护制度不够健全、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等;另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其表现是还存在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等现象。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此,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夯实有效市场制度基础。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市场监管,让市场配置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要着力完善经济治理,实现宏观调控创新,打造有为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尤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过程中,要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等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体制优势,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发展。

4.中心学者在《天津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天津日报》在718日第9版上刊登了中心学者孙景宇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新发展阶段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要求》。正文如下: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其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应当立足新发展阶段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新发展阶段的深刻时代内涵来把握其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要求。

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要为我国社会主义走向更高阶段奠定基础和条件

新发展阶段,是指我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取得历史性成就之后,在接下来的30年将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宏愿的阶段。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新发展阶段虽然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但同时也是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要通过量的积累逐渐改变我国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从而为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奠定基础和条件。这就要求新发展阶段的现代化必然是更加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现代化,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而使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展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更高阶段的同时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要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扎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通过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同于西方单向度发展的现代化,而是要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在新发展阶段,不但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同时还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要发挥资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资本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资本的有序扩张,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提升经济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满足多层次的社会需要。但资本的本性是逐利,一旦不受约束,就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甚至给国家安全带来隐患。在新发展阶段,要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基础上,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在巩固和发展公有资本的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资本规范健康发展,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要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全新选择

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在新发展阶段,中国要把十四亿人口整体带入现代化社会,这将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从而使“中国特色”转化为“中国样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走自己的路并在新发展阶段的延续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强调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把文明多样性和世界各国差异转化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主张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不同文明之间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新发展阶段的传承和升华。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要重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而是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更合理的方式取得资本主义已经实现的积极成果,同时规避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消极成果,创造出资本主义无法实现的更好成果。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发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使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使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要为世界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阶段,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大变局的演变。一方面,资本主义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不平衡性,不但原来的和平赤字、发展鸿沟没有解决,还引发了难民危机、经济萧条、气候变化等一系列新的全球性问题,另一方面,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出现了大规模的经济衰退,已经无法仅凭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应当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促进世界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塑造了世界市场,但同时也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及由其决定的发展的不平衡性扩散到了世界范围,引发了冲突、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扩大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经济全球化虽然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但是不能再把经济全球化建立在封闭对抗、剥削掠夺的基础上,而是要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把经济全球化建立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要为引领21世纪世界交往继续朝着和平发展的方向前进作出更大贡献。在“资强社弱”的总体格局下,社会主义要在与资本主义共存竞争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相应的,反对共同敌人、追求共同利益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交往中发挥能动性作用的一个基本策略。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都非常重视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为中国与世界交往创造了条件、开拓了空间,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壮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把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作为共同利益,真正超越了国家利益、集团或联盟利益,从全人类的高度来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和世界历史的走向,在最大限度上为人类进步事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而为21世纪的世界交往确立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彻底摒弃了冲突对抗、零和博弈的旧思维方式,树立了合作共赢的新理念,使和平发展继续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为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中心副主任在《天津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天津日报》在725日第9版上刊登了中心副主任刘凤义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更好实现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正文如下: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是高品质生活的大都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仅包括物质文化生活,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内容。高品质生活是美好生活的直接体现,满足高品质生活必然是与促进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统一的关系。实现高品质生活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现阶段促进高品质生活,主要体现在就业、教育、健康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党代会对未来五年这几个重要方面的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

一是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天津始终把推动高质量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就业质量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这次党代会强调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对不同的就业人群如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制订了针对性的政策。在提升就业质量方面,注重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切实让百姓在高质量就业中获得高水平收入,过上高品质生活。

二是办好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促进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方面。这次党代会强调加强素质教育、扎实做好“双减”工作,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支持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扶植一批冲击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学科等方面的要求,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切实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

三是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健康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打造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运动大都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需要。这次党代会提出深入实施健康天津行动,扎实推进健康城市建设。通过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发展健康产业,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全面发展等,让人民群众共享健康发展成果。

四是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基础,天津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险体系,率先制定实施了第一部涵盖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的省级地方性法规。这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通过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慈善事业,完善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关爱服务体系等,切实发挥社会保障在促进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中的作用。

五是创造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这次党代会提出深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增强文化幸福感,提高生活品质。

6.中心主任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经济日报》在82日第10版上刊登了中心主任逄锦聚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正文如下: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指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要认真学习、完整准确理解贯彻落实这一思想,并长期坚持和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这一思想的重要内容。而坚持新发展理念,很重要的就是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实现新时代新阶段的目标,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要加强党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战略谋划,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要在党的领导下,准确判断所处的历史阶段和面临的主要矛盾,从长远大势出发制定正确的重大战略,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要以科技创新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迭代提供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对于天津而言,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四要加快科技创新。创新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近年来,天津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上,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关键技术,调整优化科技力量结构,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增强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

五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提升供给体系的水平和质量,更好适应、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对于天津来说,要用好制造业优势,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在国内率先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还要坚持扩大内需,把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六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要推动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进高质量发展。

七要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要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还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八要坚持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对天津来说,要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逐步和有序实现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7.中心学者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经济日报》在82日第10版上刊登了中心学者何自力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正文如下:

习近平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十三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为: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习近平经济思想回答了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怎样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问题,对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努力奋斗,我国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制造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生产能力强、竞争优势突出,有力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进入新时代,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我们的经济竞争力;经济竞争力,还是要抓实体经济。像我们这么一个大国,要想强大,必须靠实体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振兴实体经济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我们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制造业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实现供给与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增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问题,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塑传统制造业比较优势,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制造业全球竞争新优势……这些都对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必将有力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力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动力。

近年来,天津认真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充分发挥制造业底蕴雄厚优势,大力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取得突破、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形成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局面。

8.中心副主任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经济日报》在922日第10版上刊登了中心副主任刘凤义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正文如下: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是一道新的世界性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次疫情也是百年不遇,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两年多来,我们克服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科学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坚持党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之所以能够以最快速度、最小代价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疫情暴发之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强调的:“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2020年中国农历新年第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类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之后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推动防控工作由应急性超常规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变,提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使党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统一领导,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党中央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使各种资源和力量迅速有序汇集。用10多天时间在武汉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迅速开辟600多个集中隔离点,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千里驰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跨越式提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外历史上,大疫大灾往往导致社会失序,社会失序又使抗疫抗灾雪上加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社会面安全稳定工作稳步推进,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维护医疗秩序、市场秩序等,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加强群众心理疏导和干预。这些都为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复工复产等创造了良好条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调集一切资源,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一位患者,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正是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在抗击疫情中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调集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全力以赴投入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最大程度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疫情防控中切实保障基本民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工作,严格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抓好主副食品生产、流通、供应组织。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全力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要求密切关注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防止物价过快上涨,保持疫情期间基本民生服务

断档;要求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等等。切实保障基本民生,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物质保障,也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立场。无论是做好疫情防控还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需要各种资源投入。科学统筹两方面的资源投入,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我国坚持统筹的思路,不仅能有效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成为疫情发生以来全球首个恢复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跃升。总的来看,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世界领先,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坚持在统筹中探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如何处理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抗击疫情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寻求最优路径。

疫情发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坚持在防控中发展、在发展中防控,以辩证思维处理好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当前与长远、危与机、常与变的关系。需要看到,没有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但是,如果经济社会发展长时间停摆,疫情防控、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会失去物质保障。因此,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两条战线要相互配合、并肩作战。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疫情特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准确分析把握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保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体现在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特别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疫情防控实际,制定不同区域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要按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原则,以县域为单元,确定不同县域风险等级,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要细化各项预案,等疫情形势进一步稳固后,在加强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异化策略,适时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探索疫情防控战略策略。我们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立足地区特点和疫情形势因应施策,加强分类指导;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发生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推动畅通经济循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疫情态势不断推出和调整畅通经济循环的政策措施,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精准到位、持续发力。在生产领域,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大力推动复工复产;针对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精准施策,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打通堵点,努力畅通运输通道和物流配送,助力产业链运转。在流通领域,根据疫情情况调整生产要素和商品流通的相关政策,既打通流通的大动脉,也清理流通中的毛细血管。今年,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各部门按照通知提出的6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对本部门本领域本行业的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这些都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

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探索在高质量发展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

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对此,需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快完善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加大重大疫病防治经费投入,加快补齐我国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短板。同时,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在实践中注重协调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协调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需实现多个层面和领域的协调,要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不能顾此失彼;要在疫情防控中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不能各自为战;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协调问题,推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良性循环,打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循环;等等。

深化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疫情防控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在这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需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特别是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需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这既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必然要求,也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需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疫情给我们带来一系列深刻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要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坚持多边主义”“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看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面向未来,我们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强国际卫生交流合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全球平衡、协调、包容发展。

进一步推动共享发展。公共卫生服务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具有共享属性。如果疾病控制不力、传染病流行,不仅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会受到重大影响,而且社会会付出沉重代价。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表明,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及重大疫情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此,需在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等方面切实发力,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提。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呼吁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密切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友好合作,主动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和病毒信息、抗疫经验做法,毫无保留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向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和技术援助,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弥合“免疫鸿沟”。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疫苗应该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当前,疫苗接种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我们要摒弃“疫苗民族主义”,解决好疫苗产能和分配问题,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对此,中国呼吁各方坚持多边主义,团结抗击疫情,确保疫苗、诊断试剂等公共产品公平可及,确保疫情大流行防范与应对机制可持续,加强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卫生人力资源,促进全民健康覆盖,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要坚持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属性,确保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中国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中国将继续向非洲、东盟分别援助6亿剂、1.5亿剂疫苗,为弥合“免疫鸿沟”作出积极努力。

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对过去10年全球减贫成果造成重大冲击,复苏不均衡加剧全球不平等,南北鸿沟持续扩大。人类正在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各大经济板块历史上首次同时遭受重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受阻,贸易和投资活动持续低迷,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然很不稳定,前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把握当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支持,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阴影,更要放眼未来,下决心推动世界经济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使世界经济走上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我们主张,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实施政策、采取措施、开展行动都要把是否有利于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关注发展中国家紧迫需求,围绕减贫、粮食安全、发展筹资、工业化等重点领域推进务实合作,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同时,还要利用好疫情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合作,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共同实现更高质量、更具韧性的发展。

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形成应对疫情的强大合力。需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建立全球和地区防疫物资储备中心,全面评估全球应对疫情工作,总结经验,弥补不足;需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动员全球资源,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全球发展,处理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9.中心学者在《经济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经济日报》在927日第10版上刊登了中心学者何自力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正文如下:

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认识,提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回答了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怎样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制造业兴,则经济兴、国家强;制造业衰,则经济衰、国家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满足吃、穿、住等基本生存需要,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其他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以物质生产活动为主,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为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提供物质保障。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有利于增加社会财富,更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有利于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解决更多人口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满足公共需要,保障社会福利和公共安全;有利于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致富观和幸福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历史和现实表明,国家要提高竞争力,要靠实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革命,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可以说,谁抢占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制高点,谁就能率先步入制造业发展快车道,形成强大竞争力。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顺应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大趋势,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

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从大国到强国,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要吸取一些西方国家经济‘脱实向虚’的教训,不断壮大实体经济”。从世界历史来看,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拉开了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序幕。工业化是制造业形成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极大提升了人类物质财富生产能力,有力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初,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率先进入工业化时代。凭借着强大的制造业,西方主导了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大循环,成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样板。但是,大约到了20世纪70年代,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国开始去工业化,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去工业化导致了严重后果。如,产业空心化,经济增速低迷,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货物贸易赤字剧增,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讲,去工业化是导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经济原因之一。西方去工业化的教训极为深刻,发人深省。我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实现强国目标,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必须放在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上。

壮大实体经济要大力发展制造业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努力奋斗,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以强大制造能力为基础,我国商品在全球贸易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提升,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211.4%上升到18%以上,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美元。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同时还要看到,随着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制造业发展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供给体系与高品质需求不匹配;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比较优势减弱,制造业外流压力增大;制造业盈利水平下降,脱实向虚倾向显现;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等等。这些情况和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我国制造业优势的保持和发挥,制约我国经济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必须高度重视。

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有关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明确了目标。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部分是传统制造业。在数字经济时代,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用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此,要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要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要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坚持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战略定位,努力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根”留在国内,确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具有先导性和支柱性。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很快,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发展位居世界前列,应在保持领先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强做优。要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产业基础能力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支撑,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产业基础能力的体现,两者能够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发挥作用。为此,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产品工程化攻关,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强化共性技术供给,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工业软件、创新环境建构等方面实现突破,大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为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奠定坚实基础。要在夯实产业基础能力的前提下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增强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供给能力、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不断增强产业链配套水平、供应链效率和控制力、价值创造能力等综合竞争力,切实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要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在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强有力支撑。要提高基础设施的系统完备性,统筹推进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发展,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和功能,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

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涵丰富,不仅指明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也为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提出了具体路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其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四降一升”问题,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所采取的重大举措,重点是改善供给结构,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有助于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也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其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自主创新和创新环境建设,努力提升我国产业水平和实力,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制造强国转变,有助于解决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面临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盈利水平

高等问题。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增强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卡脖子”问题,提升产业链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着力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其三,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对于解决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防控金融风险、防止脱实向虚,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要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服务。要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资源投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其四,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我国产业体系完整性和产业链安全稳定面临较大挑战。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有助于化解产业安全面临的风险,重点在于发挥各地产业优势,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对接合作、区域间产业转移合作、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合作;结合不同产业的特性和发展阶段,引导其向符合发展条件的地区转移;从各地区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出发选择产业承接重点,确保产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产业有序转移,能够有效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完整,区域合理分工、协同发展。

其五,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重点是要巩固和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维护和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要积极推动制造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支持制造业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加大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扶持力度,切实推动制造业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强金融监管,建立金融有效服务制造业的体制机制;加强区域制造业布局,统筹不同地区制造业协调发展,推动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同时,还要着力提高引资的质量,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保障。

10.中心副主任在《天津日报》发表学术文章

《天津日报》在930日第9版上刊登了中心副主任刘凤义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文如下:

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中国人的伟大梦想、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为推动实现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何建设现代化?我们党在长期理论和实践探索中,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逐渐认识到“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式的现代化,而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必须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推进现代化。现代化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也是人民向往的目标,但并不是所有的现代化都令人羡慕。比如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对外侵略的现代化,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现代化,“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殊阶层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在现代化道路上,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让中国式现代化朝着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方向不断迈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必须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推进现代化。新发展理念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也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才能在发展之路上闯出一条超越西方的现代化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就是要遵循高质量发展规律,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实现质量和效益有机统一;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解决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就是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代化。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打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在与世界经济的循环中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必须在促进共同富裕中推进现代化。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实现了其所谓的现代化,但这些国家或存在城乡分割,或存在两极分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渐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要坚持尽力而为又要坚持量力而行,在循序渐进中坚定推进。

11.中心倪志良教授成果获2022年南开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近日,学校公布了2022年南开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经教师申报、各培养单位推荐、研究生院审核、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并由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共授予南开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61项(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其中特等奖20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21项。中心倪志良教授成果“《幸福经济学》课程与教材建设”获得校级一等奖。

12.中心学者指导课题获评2022年南开大学“师生四同”十佳课题

近日,2022年南开大学“师生四同”十佳课题结项考评工作落下帷幕。孙圳为负责人、中心乔晓楠教授指导的《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和支付意愿的研究——基于中国城市居民的实证调查》获评“师生四同”十佳课题。

13.中心学者两项成果荣获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近日,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研究生)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公布。经评审,共评选出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天津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49项,一等奖63项,二等奖90项。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0项,一等奖30项,二等奖33项。

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牵头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优势探索新时代经济学创新人才培养新路》荣获高等教育(本科)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中心倪志良教授牵头的《<幸福经济学>课程与教材建设》荣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以上两项奖项全部获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4.中心副主任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学术文章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1223日第5版上刊登了中心副主任周云波、博士研究生黄杏子的学术文章,文章题目为《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成果由人民共享》。正文如下: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202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路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完善分配制度的角度,具体分析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从完善分配制度的角度,本文将分别从在高质量发展中缩小收入差距、培育中等收入群体,以及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等方面对促进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展开分析。

在高质量发展中缩小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来看,我国全国居民总体基尼系数长期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这一数值在2020年为0.468。收入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以及不同收入群体间。目前,我国在国际上也属于收入差距比较高的国家。过高的收入差距一方面不符合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严重制约了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有效缩小收入差距十分重要,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分好,达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在高质量发展中分好“蛋糕”,进而促进共同富裕,一方面,应大力促进收入分配的起点公平,为国民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医疗、就业机会,保证各经济主体的分配机会相对均等。其中,实现教育公平不仅要促进城乡间及地区间各级教育财政经费、办学条件等硬件设施资源的相对均等,同时也要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为低收入家庭儿童、农民工随迁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此外,也要提倡为低收入个体、下岗失业人员等提供专业知识或技能培训,进而增强其就业能力。实现医疗公平不仅需要通过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向农村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倾斜,从而实现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公平,同时也要进一步促进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形成,提高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医疗报销比例,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基本服务支持和兜底保障力度。实现就业机会的均等则有待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劳动保护制度,提高对灵活就业群体、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的保障力度。

另一方面,应保证收入分配过程公开透明、合理合法,形成良好的收入分配过程秩序,减少乃至消除经济主体,尤其是一些高收入群体利用各种渠道、特权寻租的现象。具体地,要为收入分配过程赋予严格的制度约束环境,有力地限制各经济主体为提高收入而进行的寻租行为。此外,形成良好的收入分配过程秩序也与居民收入透明化的实现密切相关。居民收入透明化的实现可以先从高收入群体入手,逐步形成全民的收入公开制度,防止个人所得税款流失,最大程度地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限制“非法收入”及“灰色收入”。

在高质量发展中培育中等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一般是收入保持在全社会中等水平,就业相对稳定,生活相对富裕,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的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是国际国内公认的最为稳定的社会分配结构。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培育,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被认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到目前为止,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在全社会中所占的份额还有待提高,一些研究中所谓的“中等收入群体”距离真正的“中等收入群体”还有较大的差距,并且抗风险能力较差,随时都有可能掉入低收入阶层,与“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主要呈现“葫芦型”,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及收入水平均较低,与瑞士、荷兰等已经实现“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高福利水平国家的差距还较大。因此,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重点在于在发展中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加快“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

在高质量发展中培育中等收入群体需要从两个方面发力,第一个发力点是“提低”,即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以及抗风险能力。对于农村低收入群体而言,一方面,部分农村低收入群体同时也是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的重点关注对象。我们应防止这部分群体再次陷入贫困或持续处于低收入状态,要通过建立日常监测机制,将可能在未来陷入低收入状态的居民提前识别出来,进行帮扶。同时,针对低收入群体建立常态化的帮扶机制,包括进一步完善低保政策,并持续在就业、产业、信贷资金等方面进行帮扶。另一方面,我们也应为农村低收入群体中潜在的中等收入群体建立起合理的收入增长机制,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以科技进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利用各地区优势,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低收入群体提高农业收入。通过发展地区性、专业性强的特色职业教育,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创业能力,扩宽农村居民就业渠道,进而提高非农收入水平,增加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稳定性。对于城镇低收入群体来说,城镇农民工群体是我国未来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增加职业、技术培训,使这部分群体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扩宽其就业渠道。同时,也应通过完善最低工资政策,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工资水平。

第二个着力点是千方百计“扩中”。一方面,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托底保护,并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逐步实现职工劳动报酬和福利的工资化、货币化,进而不断增强现有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稳定性,避免其因遭遇风险而落入社会底层。另一方面,更要通过促进高质量就业、鼓励创新创业、增加投资机会等方式促进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收入的持续增长。具体地,可依靠信息技术及数字技术等手段,进一步优化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与就业相关的配套服务,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也可依托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加强就业政策与财政、投资、产业等政策的协同配合,充分促进高质量就业。同时,应积极为潜在创业者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优惠政策等,大力促进居民创新创业,进而实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此外,要逐步构建起社会财富增值的全民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增加投资机会,促进中等收入群体财产性收入的提高,进而丰富其收入来源,这是中等收入群体稳步扩大的必然要求。

在高质量发展中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概念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的,这一概念的提出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民收入不断增加的现状相适应。这说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不仅需要重视流量的收入分配问题,缩小收入差距、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同时也要重视存量的财富积累问题。这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我国居民财富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居民财富分配差距甚至远超收入差距,又反过来进一步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在高质量发展中,通过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为低收入群体的财富积累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进而加快居民财富的合法、可持续积累,缩小居民间财富分配差距,对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在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过程中,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发挥着关键作用。财富积累的来源是居民的流量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规范的财富积累必然是以各项收入的合法、合规及合理为前提的。因此,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首先需要从规范居民的各项收入入手,尽可能减少不规范、不合理的收入,坚决取缔各类非法收入。在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方面,我国应努力建立起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多劳多得,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勤劳致富的途径。

在财产性收入方面,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于居民的动产及不动产等财富的增值,我国应进一步建设好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的规范运行机制,提高市场运行的公开透明度,并加强监管,全面避免操纵市场、内部交易、权钱交易等非法现象的发生,使得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获得更加规范。此外,在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过程中,税收制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地,财产性收入是我国居民财富积累的重要途径,资本所得税、财产税的征收能够从再分配的角度出发,依法调节过高财产性收入,缓解财富分配中存在的过大差距。

总之,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发展,顺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形势,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且能够持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正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新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对收入分配制度体系也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四、部分学术成果列举

逄锦聚

1.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动态,2022年第9

2.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年第10

3.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推进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创新,天津日报,2022121日第7

4.加强相对贫困治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农村多维贫困代际传递治理研究》书评,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2022年第00

何自力

1.坚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天津日报,202289日第6

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研究,2022年第9

3.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世界贡献,前线,2022年第11

刘凤义

1.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土地制度和政策演进的民生逻辑,刘凤义等,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7

2.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9

3.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的内在逻辑,天津日报,2022113日第3

4.深刻把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刘凤义等,中国教育报,20221229日第6

张俊山

对“资本中性论”及其思想方法的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22年第7

赵春玲

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当代经济研究,2022年第10

周云波

1.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恢复力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周云波等,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2年第10

2.共同富裕目标下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构建研究,周云波等,长白学刊,2022年第6

3.中国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特征与动态变化,周云波等,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