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做经世济民学问 育公能日新人才

发布时间:2024-09-30来源:浏览次数:11


中宣部、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荣膺此殊荣。得知自己获奖,77岁的逄锦聚淡然一笑,对记者说:“我都快80岁的人了,对荣誉已经没有什么追求。”


逄锦聚教授在办公室里工作。


不过,在他所获得的众多荣誉中,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称号在他心中有着特殊的分量。“从教40年,我最有成就感的,就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我最值得庆幸、终生不悔的,就是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有一首歌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觉得写得很好。但作为老师,我更希望歌词是‘长大后我就超过了你’,这是教师的期望,也是幸福所在。”逄锦聚说。

作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逄锦聚教授四十年来带领学生扎根祖国大地,开展政治经济学研究,将南开大学“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学术理念薪火相传。他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累计培养博士生60余名。他主持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影响了几代学子。


《政治经济学》第一版、第二版。


逄锦聚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大先生”?近日,记者走进南开园,探寻他的故事。

立德树人

一位师者的初心与坚守

9月的南开园,秋风送爽,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正值下课时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学楼前,学生们三五成群,笑声朗朗。当记者随机采访提起逄锦聚的名字,同学们的眼中都闪烁着崇敬的光芒。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22级博士生冯泓铭,是逄锦聚的“关门弟子”之一。他告诉记者,初闻逄老师之名,是源自自己刚上大学时学习的两部教科书 。“本科时,我们就使用逄老师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政治经济学》教材,可以说是读着他的书一路走来。”冯泓铭说。

“作为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这两部教科书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在引领我和我的同学们认识、理解政治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冯泓铭告诉记者,这些教科书影响了大批南开学子。

他向记者回忆起初见逄老师的情景,难掩激动之情:“第一次见到逄老师,他亲切地对我说,‘做人做事做学问,为党为国为人民’,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

这句话,不仅是对冯泓铭的嘱托,更是逄锦聚对所有学生的殷殷期望。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海鹏,22年前成为逄锦聚的硕士生,至今仍在他的指导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他感慨道:“逄老师总是以身作则,教导我们要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他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一位师者的初心与坚守。”

逄锦聚对学生的关爱,无处不在。一次,他因病住院,张海鹏前去探望。还未寒暄,逄老师便关切地问起他的论文进展。得知他刚完成初稿,逄锦聚立即表示:“把稿子给我,我帮你看看。”次日,张海鹏就收到了满是批注的稿件。“老师在病床上都如此认真严谨,我深受感动,也明白了做学问绝不能有丝毫懈怠。”他说。

在逄锦聚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感受到了思想的洗礼。他常说:“做老师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自己写了多少文章、出了多少书,而在于培养了多少堪当大任、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在一次师德师风讲座上,他郑重地对青年教师们说:“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更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这些话深深烙印在张海鹏的心里。他说:“逄老师不仅教给我们知识,更是我的人生导师。”

著书育人

以学术传承托举时代

在南开大学的校园里,有一间朴素而整洁的书房,书架上摆满了各类经济学著作,墙上挂着一幅字:“学无止境,志在高远。”这是逄锦聚日常工作的地方,也是他倾注心血的所在。

年近八旬的他,依然坚持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争分夺秒”成为数十年来的生活常态。早晨,他总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翻阅最新的学术期刊,思考着经济学前沿问题。他深信,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给学生带来最鲜活的知识。

几年前,他受邀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和博士生导师。为了不让学生失望,他坚持每隔一段时间从天津赶赴北京授课。有时一连上课数小时,他也毫无倦意。学生们心疼他的身体,劝他多休息,他却笑着说:“只要还能动,我就要站在讲台上。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这是我的信念。”

逄锦聚深知,教材是传承知识的重要载体。他主持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材,自2002年出版以来,已被全国数百所高校采用,影响了无数学子。他说:“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影响几代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最好的知识传递下去。”

为了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他带领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召开了数十次研讨会,修改稿件数十次。每一个观点、每一个数据,他都反复推敲,力求精确。他常对团队成员说:“我们编写的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责任,对学生负责,对国家负责。”

新冠疫情期间,逄锦聚两次感染住院。但即便在病榻上,他依然坚持工作。团队成员劝他休息,他却坚定地说:“时间不等人,很多事情必须尽快完成。”他撰写并发表了多篇重要理论文章,为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前沿课程。同时,他高质量地完成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委托课题,为国家的理论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逄锦聚的严谨和执著,深深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一次,一位博士生完成了一部书稿,准备出版,逄锦聚认真审阅后,建议他再做修改。他语重心长地说:“做学问要有精品意识,字字句句要一丝不苟,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逄锦聚的学生冯泓铭向记者分享了一个细节。博士一年级时,他请逄老师批改论文。逄老师不仅对内容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连标点符号的使用都一一斟酌。今年春节前夕,两人合作的一篇论文即将刊发。逄锦聚在已经定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两次修改,直到除夕当天才满意。

逄锦聚主持并出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论》,在巴黎图书博览会上展出,被大英图书馆等国际著名学术机构收藏,赢得了国际关注。他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世界看到:中国不仅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也在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经济学理论。

为表彰逄锦聚的突出贡献,在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20周年大会上,逄锦聚被授予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终身成就奖。

然而,这位研究经济学的大师,并不琢磨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依旧过着简朴的生活。他的家仍保留着上世纪90年代的装修风格,没有豪华的家具,只有成堆的书籍和资料。一次,冯泓铭偶然发现,逄老师参加活动时穿的西裤,竟是上世纪80年代购买的。“这条裤子比我的年龄还大!”冯泓铭感慨道。

知行合一

将学问写在祖国大地上

逄锦聚的人生轨迹,既有学者的厚重,又有实践者的丰富。他年轻时当过农民,种过地、淘过粪,做过木工、泥瓦工,还在乡村创办过一所半耕半读的中学。这些经历,让他对乡土、人民和社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

1981年,逄锦聚来到南开大学,初见“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宗旨,他顿感心潮澎湃。从此,他下定决心,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扎根中国大地,做一辈子“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经济学研究者。

逄锦聚常说:“经济学家不应只做从书本到书本的教书先生,应当一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为此,他带领学生们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

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从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到偏远贫困的山区,他们与农民同吃同住,了解真实的社会状况。逄锦聚时常提醒学生:“论文选题要符合中国实际,扎根祖国大地。不做脱离实际的‘花架子’,要做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

一次,逄锦聚带领学生前往西部某贫困地区调研。一路上,山路崎岖,车辆颠簸,许多学生都出现了高原反应。逄锦聚年事已高,却坚持与大家同行。他鼓励道:“只有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国情。”

逄锦聚带领学生深入农户,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到当地因交通不便,农产品难以外销,逄锦聚立刻组织学生们撰写报告,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后来,这个地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有了显著提高。

作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参事,逄锦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京津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报告,提出的一系列建议,多数已付诸实践,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近年来,逄锦聚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民生问题,关注共同富裕和“三农”等关键领域。他指导学生总结浙江共同富裕试点的经验,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和报告,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

逄锦聚深知,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服务于国家和人民。他说:“我们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要能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学术上,逄锦聚始终追求卓越。为了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精品教材,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一次,他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办公室,医生建议他住院休养。他却坚持说:“等这段忙完再说,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做呢。”

每当看到学生们取得成绩,逄锦聚都由衷地感到欣慰。“教书育人,这才是老师真正的本分。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一届届毕业生走向社会,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他说,这是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朴素情怀与初心使命。


作者:雷风雨,今晚报记者。

(来源:《今晚报》2024930日第5版)

http://jinwanbaoepaper.enorth.com.cn/jwb/html/2024-09/30/content_87648_1344505.ht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