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牛志强)6月25日,在南开大学新物质结构分析平台建成之际,南开大学新物质分析表征高端论坛在线上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张泽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新物质结构分析平台负责人章炜研究员就平台建设情况做了汇报。清华大学谷林教授、北京大学高鹏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罗俊教授、安徽大学葛炳辉教授做客论坛并作学术报告。与会人员一同探讨新物质表征方向的科学前沿,交流新技术与新理论,为促进我国新物质创制领域的协同创新建言献策。
陈军首先代表南开大学欢迎参会嘉宾的到来,并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对新物质结构分析平台的支持,同时也勉励我校青年学者以平台为基础,积极创新、勇于探索、为解决新物质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多做贡献。
张泽在致辞中对南开大学新物质结构分析平台的建成表示祝贺,并对平台的运行管理和仪器维护提出建议。他指出,南开大学先进表征平台的建成将提升南开大学在新物质领域的研究水平,也将助力全国电子显微学领域的人才发展。
章炜介绍了平台的建设历史、运行情况与仪器功能,并详细汇报了平台球差校正透射电镜在解析晶体结构、原位分析电池正极结构演变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平台的先进表征方法和设备,平台将为校内外科研机构开展前沿创新研究提供科研测试服务,并为解决新物质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提供一流的技术支持。
论坛期间,谷林作了题为“储能材料基本自由度”的报告,以局域对称的四个基本自由度为视角,阐述了电子显微学分析方法在解析储能材料内晶体与电子结构的作用,并对储能材料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高鹏作了题为“纳米和埃米尺度的声子测量”的报告,介绍了低维尺度测量声子结构的科学背景,并分享了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四维电子能量损失谱技术及其在测量异质结界面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罗俊作了题为“金属基催化材料的亚原子结构表征”的报告,从原子尺度介绍了金属基催化材料的表面结构,并利用多种电子显微学分析方法揭示了表面催化的原子机制;葛炳辉作了题为“电子显微学方法及其在材料构效关系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不仅分享了球差校正电镜在轻元素成像方面的经验,也探讨了热电材料中的微观结构以及构效关系。
本次论坛由南开大学和eScience期刊联合主办,在线观看人数累计超50000。报告专家与在线观众进行了学术探讨与交流,听众纷纷表示感受到电子显微分析方法的魅力与重要性。南开大学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天津市新能源电池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为论坛提供了大力支持。
据悉,南开大学新物质结构分析平台是我校建设的重大仪器分析平台,旨在推动我校在新物质创制、光电化学能源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平台以两台球差校正电镜为核心,配置高分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双束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离激元拉曼光谱等11台仪器,利用高时空能量分辨表征方法,精确解析新物质微观结构与新反应机制。其中,聚光镜球差校正电镜具备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原子成像(分辨率为0.07nm)和元素分析功能,据此可全面理解物质的原子构序规律,引领设计新材料。物镜球差校正电镜具备低剂量成像和原位分析功能,实时解析新材料实际服役时原子构序的动态变化过程。平台同时发展高精尖原位表征方法、创制先进仪器设备和科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