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津云
秋日的南开大学,阳光温润,探索创新的氛围在校园流动。9月15日,第四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发布,南开大学化学院院长朱守非荣膺奖项,获奖领域是“化学新材料”这一基础领域。
此前的7月,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在南开大学举办,南开化学的学科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再一次得到彰显。
不忘嘱托 屡获殊荣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寄语师生: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
在考察化学学院和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时,总书记更留下殷切嘱托,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总书记的期待,也是南开化学人的回应,一项项科研成果在这里陆续取得。
朱守非荣获的“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作为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奖项覆盖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十个领域,鼓励的也还是青年科技人才探索科学的“无人区”。
作为南开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之一,1921年,南开大学化学系成立,邱宗岳任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23年,杨石先来系任教。1995年4月,化学学院正式组建。南开化学人坚持科教融合、服务国家需求,坚持从“0到1到N”、推动源头自主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潜能竞相迸发,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自主创新科研成果,不断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也培养了一批批的科研人才。
2022年,百年接力棒正在新一代南开化学人手中传递。
今年夏天,第54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在南开大学举办,这项全球规模和影响最大的青年化学学科竞赛活动,有来自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的326名选手激烈角逐,最终产生36枚金牌、71枚银牌、103枚铜牌。中国代表队的4名高中生选手全部摘金,并包揽本届赛事金牌前三名。
大赛颁奖晚会上,南开大学的志愿者代表们以跳起了舞蹈《Try Everything》,以此来致敬那些在科学探索道路上勇往直前的青年和他们勇攀高峰的青春。
“你是中国人吗?”“是!”“你爱中国吗?”“爱!”“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1935年,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张伯苓校长面对全体南开师生发出著名的“爱国三问”。
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将小我融入大我,做出科研成果是对“三问”最好的回答。几年来,化学学院硕果累累,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未来科学大奖1项。
南开大学荣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团队
百年荣耀 薪火相传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大学的校训。现任化学院院长朱守非,就是这种薪火相传的受益者和践行者。
1996年秋,朱守非来南开大学报到时,觉得自己像从小池塘里闯进大海的一条小鱼,贪婪地享受着南开大学校园为其开启的全新世界。南开化学大师云集,学术氛围浓郁,朱守非在课堂上、报告厅聆听博学的老师们传道授业,也在实验室感受物质创造的无穷魅力。
求学期间,朱守非被有机转化的丰富多样所吸引,为其背后的机理所着迷,为有机合成实验中实现分子操控兴奋不已,并成为周其林院士的研究生。
“周先生不止教会了我如何做实验、收数据、写文章,更教会了我什么是科学研究,如何开展有品位、有特色、有价值、有影响的科学研究,坚定了我对科研的热爱。”朱守非谈到恩师周其林由衷钦佩,“科学创新有很多层次,周先生的课题不为短利,是那种耐得住寂寞的、颠覆性的创新,是一种新体系,成功后能真正展现价值。”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揭晓,被视为“原创性最强、科学价值最高”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颁给了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这一研究成果,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
作为课题组团队成员,朱守非回忆到“课题组成立20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地做一件事情,在催化剂的研究上一点点精益求精。化学,是需要工匠精神的。”
做基础研究,不为短利耐得住寂寞,这种科研理念被传承下来,更被应用于如今化学院人才的培养中。
通过“人才特区”,近年来南开化学学科已成功引进双聘院士2名、杰青团队1个,从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际顶尖学术机构引进50余名教育科研背景优秀、具有国际化视野、发展潜力大的高水平青年学术带头人。进入化学学院任教的老师不是终身制,而是考评制,老师在这里工作六年,要达到国家级人才、国家级教授的水平,才能留下来当教授,进入长聘体系。
科学研究,是为了造福社会。2021年11月,作为天津市首批建设的5个海河实验室之一,由南开大学化学学科牵头建设的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建成,是天津打造我国物质科学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重大举措。
朱守非和学生们在一起
“不断推升南开化学的高度,做出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成就南开新的骄傲,做出更多重大原创成果,培养更多未来化学的定义者。”朱守非对南开化学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自信。
带着总书记的嘱托,三年来南开大学化学专业,在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人才培养上迈出坚实步伐。而对南开化学人来说,不负嘱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砥砺报国之志,勇挑时代重任,服务国民经济,争创世界一流正当时。(津云新闻记者 张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