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hina Economy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建设”
2015-04-10

4月9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大讲堂开讲。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建设”的精彩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逄锦聚主持讲座。

顾海良指出,经济理论具有多样性,应该在主体明确的前提下,做到“互鉴”,即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概念和范畴,与此同时,西方经济学也可以参考我们的一些优秀理论成果,真正实现理论上的交融。

从结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顾海良将《资本论》的诞生史划分为以“六册结构计划”为中心的前后史。他说,马克思曾在1857年《导言》中使用“五篇结构计划”,即主要划分为一般的抽象的规定,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生产的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和危机五个篇章。而后,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打算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书名分册出版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巨著,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六册计划”,包括《资本》《地产》《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其中第一册《资本》又划分为资本一般、竞争与许多资本、信用、股份资本四篇。

顾海良指出,《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精髓、核心、本质,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具有科学地位,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顾海良特别提到马克思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马克思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源与流的关系。正“源”才能清“流”。深化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是理解马克思实现的经济学科学革命意义的基点,也是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体现的科学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发展和创新的基础。

从过程的角度分析马克思经济学的对象

顾海良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指生产力的社会运行方式。他提醒大家,虽然《资本论》是以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背景下英国为典型、为对象的,但它所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并不只限于英国,对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适用的,可是适用并不意味着政治经济学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顾海良和大家分享了他参观马克思纪念馆时查看留言薄的趣事,以此向大家说明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不能产生单一的、完全相同的经济学理论,即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到的:“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世代又各不相同。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

顾海良说,必须清晰地认识到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民族性,《资本论》提供的是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现成的教条,《资本论》的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他表示,就中国经济学建设而言,马克思经济学对象开拓了中国经济学的境界和视界,但也应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具体国情,对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进行整体探索,完善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有待开拓的理论空间与思想视域。

顾海良在现场用身边故事和实际案例配合讲解,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同学们听的意犹未尽。在提问环节,顾海良耐心解答了现场同学们的问题,结合中国国情分享了他对生态经济学和新常态的一些看法,另外还阐述了他对政治经济学中“政治”二字的理解,充实的内容使同学们获益匪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