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跻身首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
2017-05-17 |
近日,由南开大学牵头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协同单位有4家获中宣部批准建设,跻身成为全国首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这将有利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阐释经济建设实践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南开大学联合南京大学、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14年11月正式通过国家认定,成为国家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要求,两年多来,‘中心’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理论创新重大需要为宗旨,以机制体制改革为保障,以建设中国经济理论创新高地、中国经济建设改革创新智库、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重镇为目标,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智库建设、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教授逄锦聚介绍说。 聚焦政治经济学打造理论创新高地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是当前我国经济学界的重大课题。近两年来,“中心”紧紧围绕这一课题,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2016年,“中心”理事长、首席专家洪银兴教授专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与“中心”首席专家张宇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先后出版;逄锦聚牵头承担的201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与创新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10月,由首席专家刘伟等教授负责的全国党员干部培训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读本》被列为2016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同时被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从2010年开始,“中心”连续6年发布《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年度报告》,占领国内政治经济学研究学术高地。报告以专题形式汇集和反映了目前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新成果和新进展,涉及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讨论、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农村土地问题与新型城镇化问题、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等内容。 2017年初,“中心”4家核心协同单位获中宣部批准建设,跻身成为首批“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获批建设,将有利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阐释经济建设实践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科学研究 高校智库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面向政府决策咨询的科研机构。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中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并充分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综合性优势,选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动在多领域提供专业的智力支持。 2017年,是国家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自2014年通过国家认定后,两年时间内,“中心”学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开深入研究,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学评论》、《经济研究》等报纸期刊上发表60余篇论文,内容涉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以及坚持的原则、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初创与升级、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区域协同问题等多个领域。 发展自贸区经济是当前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释放“制度红利”的战略需要。对于自贸区这一新生事物,“中心”主动出击,提前开展自贸区的相关理论和问题研究,积极整合校内资源、组织队伍、聚焦天津自贸区建设,并相继完成了《产品质量、出口目的地市场与企业加成定价》、《全球化调整期与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中国定位》、《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试验以来的思考》、《人民币汇率、企业出口边际与出口动态》、《在开放中大胆试验谋求天津大发展》、《夏季达沃斯与中国的十年》、《中国自贸试验区的未竟任务》等多个研究报告,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关自贸区的大量决策参考,研究成果获得了领导的高度重视。 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住房问题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受到各级政府、企业、居民的长期关注。“中心”研究人员历经多年调研,完成《中国住房消费发展报告》,并于2015年、2016年连续召开年度成果发布会。该项成果对政府制定住房发展政策、企业制定发展规划以及解决住房民生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和政策参考。 围绕区域经济建设的理论问题,“中心”重大任务平台依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滨海开发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对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了《长三角托起中国制造业》、《服务业驱动长三角》、《关于京津联手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建议》、《当前天津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问题》、《世界级城市群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批理论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部分成果同时被翻译为外文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区域发展的经验,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 在逄锦聚看来,智库是影响政府决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智库的本职所在。“‘中心’要坚持问题导向,既关心关注百姓民生,研究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宏观问题,又需深入社会生产生活,通过广泛、全面、长期、深入与实践结合的调查研究开展科学分析,提供根本解决方案。 探索创新机制培养拔尖人才 “中心”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构建寓教于研的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打造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镇。 2014年,教育部公布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由“中心”核心三所高校协同西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合作完成的《经济学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荣获高教类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6年,“中心”组建了第四期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以下简称“创新班”),旨在着力提升本科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素养,进一步优化经济学理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师资研修基地以及海外研究基地。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中心”设立了“2011计划协同创新奖学金”,遴选优秀研究生进行出国交流项目资助,旨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国际化水平,促进研究生对外交流,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2016年,“创新班”多篇学生论文入选上海复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并获优秀奖。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中心”学生获得全国三等奖。 为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中心”搭建了“南开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中国人民大学——九州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中国人民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院国际商务专业联合培养项目”等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创新班”每年选派数十名学生前往参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的短期或长期交流活动。 针对短期国际交流,“中心”还特别资助学生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同志社、京都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进行访问。“我们选拔学生参与短期国际交流项目,是希望通过与世界著名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动我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的国际化进程。”“中心”首席专家佟家栋说。 积极建言献策建设高端智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高度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 “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区域发展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积极发挥资政建言功能。两年时间内,“中心”五家协同单位向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或咨询报告50余份,内容涉及治国理政经济思想、新常态下的改革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APEC经济等重大问题。 除此之外,“中心”积极开展“新经济与新经济统计研究”,核心协同单位国家统计局先后向国办报送了《美国新经济指数(2014)主要指标结果及启示》、《硅谷指数(2015)解读及对我国的启示》、《国际上新经济的内涵与特征》等专报,对我国经济借鉴和完善参考标准提供政策咨询。 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心”大数据研究团队不断修改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初稿)》;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工作情况报告(初稿)》,研究成果以《要情专报》形式呈报国务院;创新创业团队以问题为导向,将研究工作向有重大社会需求的专题领域延伸,承担完成由科技部委托的“科技创业的关键问题”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委托的“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长效机制”等专项研究,并开展了大量实地调研。 为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2016年8月20日,“中心”核心协同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在京挂牌成立,该智库是国内成立的第一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端智库。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中心”核心协同单位南京大学成立了首批省级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谈及“中心”未来发展,逄锦聚坦言:“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心’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期待理论层面的引领支撑和研究突破,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协同、支撑与引领。‘中心’将继续发挥协同创新优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智库建设等方面做出贡献。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心’将不断完善网站和微信平台建设,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广泛传播,大力推动包括‘中心’学术成果在内的‘理论高地’的孵化”,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智库的重要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