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自力:在新的起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
2024-09-04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是党中央在系统总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意义重大。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 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伟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探索更美好社会提供的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认为,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社会将对全部的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因此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根据这一理论,并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最初的经济体制模式,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这一模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管理僵化、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作用等弊端,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走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丰富了社会主义内涵,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运行方式、发展道路都发生深刻变化,从而赋予社会主义全新的内涵,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市场经济的新形态,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克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严重弊端,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有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因而具有世界意义,为那些试图摆脱贫困、实现国家发展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走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一种选择。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经验 我们党在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走出了一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独特道路。 其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市场经济能否与社会主义兼容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模式,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尖锐对立,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必然伴随着日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和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的弊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解决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矛盾的正确途径。市场经济为市场主体实现个体利益提供条件,社会主义则为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利益提供保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和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实现有机统一,既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又确保社会长期稳定。 其二,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是旧式分工和生产资料归不同的所有者占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的高级形态,其存在的基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不断对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因素进行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为建立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有力调动了各类经济主体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释放了经济活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有制是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支撑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其三,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我们把放开搞活企业作为改革的抓手,让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让企业自主决策,谋求最大利益,极大地释放了经济活力,有力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创新力,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在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有为政府建设,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弥补市场失灵。 其四,公平与效率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效率与公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反映。公平是反映收入分配关系性质的范畴,生产关系不同,收入分配关系的性质就不同,与之关联的公平的实现也就不同。效率是反映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范畴,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越高,说明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但效率又不是孤立的,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生产关系不同,效率就不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主要是通过收入分配形成的动力激发出来的。市场调节初次分配,公平则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再分配功能实现。 其五,多元化决策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为多元化决策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统一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方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经济决策的多元化特质,市场主体能够从自身物质利益出发进行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追求和实现个体利益,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得以激发;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体现了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为集中化决策和集中力量办大事创造了条件,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凭借这一制度优势,我国在很短时间里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研制成功“两弹一星”,相继建成三峡水利枢纽、青藏铁路、载人航天、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特高压电网等许多国家重大工程,在防灾救灾、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多元化决策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相统一,有力实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共同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优势。 其六,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走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发展道路,从我国实际出发决定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形成和提出符合本国发展特征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同时,我们党积极推动对外开放,既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带来的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文化流,又抓住时机进行全球布局,充分利用我国的市场潜力、建设能力、资本实力,在全球范围内争取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项目,收购优质企业、营销渠道、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吸引高端人才,加快产业、企业、装备走出去步伐,取得突出成就。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在不断增强自身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两者辩证统一,使改革开放成为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三、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动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力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在新的起点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其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在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要着力发挥党的政治优势,进一步“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其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改革不断顺应人民期待、满足群众需要,坚定践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着力稳就业、增收入、补短板、促公平、兜底线、强保障,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在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要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要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 其三,更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并存,体现了我国生产力水平多层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反映了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需要多样化的客观现实。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着力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国有企业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计民生的领域集中。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和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 其四,健全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推动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保障。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反作用于生产,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健全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要加快形成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有机统一的分配制度体系,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切实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公平正义,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成效。要更加重视初次分配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有效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健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机制,努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通过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使用权、收益权获得要素收入的体制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政府要更好履行再分配调节职能,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着力营造崇尚公益慈善事业的社会氛围,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其五,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着力解决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要素市场发展滞后、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其六,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要积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通过科学的宏观治理体系,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切实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其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着力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完善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基础制度,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强化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合理增加公共消费。 其八,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也是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打造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支持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收、金融、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