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与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的建设研究部(党建研究所)、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新时代天津党的建设决策研究中心、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共同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理论研讨会在南开大学召开。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凤义教授出席研讨会并致开幕辞,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杨彧教授作会议总结,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主任赵美玲教授主持会议研讨。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我市社科理论界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政治学等领域25余位专家学者,以通过回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总结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70年治国理政的成就与经验,展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会议由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主任赵美玲教授主持。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凤义教授致开幕辞。他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前夕,南开大学百年校庆即将到来之时召开此次会议恰逢其时。学院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工作,在南开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新成立两个实体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和南开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就是为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更好地面对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刘凤义教授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刻研究和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其中首要任务就是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提炼出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其独特意义,只有明确了党的执政规律,才能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只有真正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背后所蕴含的条件和要素,才能使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束缚,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纪亚光教授以《新中国党政监察制度建设特点与趋势》为题发言。他指出,新中国党政监察制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两个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并详细阐述了每个时期的背景、特点和发展脉络。他表示,新时代我国监察制度的新举措,是确立两个责任体制,进一步完善巡视制度,积极推进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他总结新中国党政监察制度建设的特点:一是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监察制度;二是一以贯之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是高度重视群众监督。最后,纪亚光教授强调新中国党政监察制度建设的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党政监察制度领导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党的统一领导下行使国家行政监察职能,并在制度化、规范化方面进一步加强群众监督。
《天津日报》文化专副刊中心副主任、高级编辑王伟华作了题为《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新的考验》的发言。王伟华主任提出党治国理政经验主要表现在:一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目前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方位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实效性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态进一步改善;二是全面脱贫精准扶贫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目前脱贫摘帽已有序推进,“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正不断实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更加巩固。王伟华主任还指出,在总结党治国理政经验的基础上,未来要高度重视党面临的三大考验:一是改革、发展、稳定的考验;二是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的考验;三是国际国内复杂局势环境的考验。她建议广大学者在撰写稿件时要注意把握政治性、前瞻性、时效性,关注理论前沿问题,积极回应新时代交给我们的时代考题,用奋进之笔交出满意答卷。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倪明胜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七十年来党的建设经验再思考》的发言。倪明胜教授指出,中国共产党何以成其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检视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既要看政党的党员数量和整体规模是否足够大,还要看政党本身的建设质量和总体战斗力如何。他基于历史之维、现实之维和未来之维,深刻指出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再到未来的“领起来”,更加需要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未来更好的掌舵领航。倪明胜教授将党执政七十年来党建经验凝练为“铸魂”、“立本”、“守根”、“固体”八个字,即做到“四个始终坚持”,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立党、兴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永葆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健教授作题为《新中国70年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经验启示》发言。张健教授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仅在理论上有了新认识,而且在实践中有了新探索,因而能够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主要经验体现在:一是确保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位一体”有机统一;三是深化对党政关系的认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四是完善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组织体系和体制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五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六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天津市委党校学报》《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求知》主编段志超教授以《准确把握人大制度的时代定位》为题作了发言。段志超教授从“时代范式”的方法论角度,提出人大制度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或“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至高目标的中国式实践的重要形式,它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继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人大制度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理论与现实的互动性、历史继承性。段志超教授指出,当下人大制度的“时代定位”,是基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上的。人大制度的改革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逐步使民主法治建设同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在积极和有效回应社会和公民的政治关切及参与需求中,持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制、机制、程序、规范以及具体运行,更好地保障人民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进而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盛林教授作了题为《新中国70年三次历史飞跃与治理变迁》的发言,他指出新中国70年来治理范式变迁主要历经从统治向管理再到“管理+服务”的转换历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明确提出了新时代的治理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除了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治理要求。治理维度的转变,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现在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集中体现了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增加了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的使命;二是新时代社会治理要与现阶段中国国情相适应;三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价值蕴含更加丰富多元。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周多刚教授作了题为《传承纪律建设历史经验 筑牢党的初心使命》的发言。周多刚教授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指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的价值蕴含。他基于历史的线索脉络,梳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发展脉络和所取得的成就。周多刚教授强调,在党的纪律建设中要注意三点:首先,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的思想基础。全党的团结统一,需要纪律的维持,更要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其次,必须严明政治纪律,做到“两个维护”,筑牢初心使命的政治基础;最后,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筑牢初心使命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一以贯之的作风,也是这是主题教育的根本要求。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祖金玉副教授围绕“继承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领导重要论述研究”作交流发言。祖金玉副教授主要围绕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主体是什么,党的领导范围何在,如何落实党的领导这四个问题予以展开分享。她首先指出,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由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决定的,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其次,宪法明确规定要坚持党的领导,而且当前局势呼唤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关键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重点加强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她最后强调,不断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就是要确保坚持党的领导基本方向没有改变,进一步建立建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井建斌副教授作了题为《以自我革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提升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发言。井建斌副教授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的自我革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效提升了治国理政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自觉性主要体现在始终坚持秉公用权和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两个方面。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坚定性主要体现在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两个方面。井建斌副教授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
自由发言环节,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巩瑞波老师作了分享,他提出党的建设学科的科学化就是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要进行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方法论创新。巩瑞波老师指出,概念史研究方法契合党的建设历史与经验研究的要求。在党的建设进程中形成了很多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概念和术语,且这些术语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历史传承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党的建设概念变迁的依据是时代任务和党建主题,背后蕴含着党的执政规律和建设规律,需要进行准确把握和科学研究。概念史研究方法在党的建设历史与经验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一,科学地梳理党的建设的历史和经验;其二,准确把握党的建设的时代主题;其三,促进党的建设研究的理论创新和话语创新;其四,推进党的建设学科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
最后本次研讨会由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杨彧教授作总结。他指出,此次研讨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来临之际、在十九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在南开大学百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选择在这三个重大的时间节点,召开“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理论研讨会,意义重大深远。通过理论研讨和思想碰撞,更好的回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的苦难与辉煌,凝练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成就与经验,从而更好的展望未来,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杨彧教授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学术氛围浓厚,内涵丰富,呈现出四个特点,即有思想、有深度、有创新、有启示。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学理分析、思维碰撞的理论盛宴。通过此次研讨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选题有所启示。本次研讨会还得到《天津日报》《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求知》、北方网、津云新媒体等报刊杂志和媒体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