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余一凡,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教学部主任,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特约研究员。
本文得到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创新项目(教学改革成果推广项目)专项支持。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全国的思政课教师都在探索特殊时期开展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方式,用防疫抗疫一线的生动案例、用全国人民精诚团结共同战“疫”的伟大实践,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弘扬爱国主义,增强四个自信。为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需要更好地理解高校思政课的基本逻辑,让鲜活的内容、时尚的方式服务于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
一、高校思政课的基本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高校思政课旨在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开设思政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课程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人类解放的真谛,是关于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工人运动的行动指南。与以往各式各样的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并非外在于工人之外的特殊原则,更非凌驾于工人运动之上的神谕,不过是关于工人运动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的理论概括。从当初的无产阶级革命开始,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就不是一个将外在于工人运动的理念、思想强加于人的过程,其基本的理念是无产阶级的自我教育,是在实际的革命运动中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觉醒和对自身历史使命的觉悟。这一相结合的过程在具体运动中表现为率先觉悟者不断教育、帮助后觉悟者,以促进无产阶级成员作为一个阶级整体而斗争。
青年学生处于自身人生成长的“拔节育穗”期,渴望成长、渴望收获,但是受大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家庭条件、所受教育、年龄阶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所在,至少还没有对此形成自觉并努力去争取。高校思政课,旨在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能够在现实社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是社会进步和个人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认识到只有每个个体在不同领域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而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不是用一个外在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特殊原则去塑造每一个不同个体,而是教会其运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利器,来处理与外部世界及内心世界的关系,以促进其自身历史使命的觉醒,自觉将个人之小我与社会之大我统一起来。
二、尊重高校思政课的特殊属性
基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这种基本逻辑,疫情期间的实际教学就需要特别注意课程本身就有的特殊属性。
(一)思政课的强制性
刚刚施行不久的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思政课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必须按照国家要求设置的课程。”与其他各类课程不同的是,高校中的思政课是直接反映国家意志的,就此而言,它具有有别于其他课程的强制性。对学生而言,这种强制性体现在它是一类必修课,不能凭个人兴趣爱好而选择是否修读,而是需要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够拿到相应的学位、获得相应学历,更体现在全国同一学历层次的大学生使用的都是相同的教材,都是全国统编教材。对于学校主管部门、思政课教学部门和教师而言,这种强制性体现在它的课程体系编排、课程基本内容等都是确定的,教学改革不能偏离这些基本要求。
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经验进课堂,是当前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要求。战“疫”期间,应该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政策措施、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打好疫情防控战的经验等,及时融入思政课实际教学中去,以最鲜活、最生动的案例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和实效性。不过,基于思政课的强制性特点,这种融入应该是有机融入,应以不破坏思政课原有的内容体系为前提。高校思政课的统编教材,是相关领域最知名的专家、学者在经过反复思考、细细打磨之后编写而成,还会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而进行修订,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最高的权威性,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构成是结合其课程定位、教学目标等精心设计的。在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不同学校和教师为提高教学针对性,可以在把握教材精神的基础上对其相关内容重新设计,但仍应以不破坏其基本的内容构成为前提,否则就可能在最基本的层面上破坏了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因此,关于疫情防控的思政内容,应该是为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服务,既可以在“形势与政策”课中专门开设专题,也可有机融入其他几门课程的相关内容中去,还可以通过公益讲座、专题讲座供学生们选择,为思政课教学作有益补充,这才是三全育人应有的格局和做法。
(二)思政课的理论性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则是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长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整体规划不同时期思政课课程目标并统筹推进各学段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这里对大学阶段的要求就是“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校思政课,根本任务就是要对大学生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高校思政课为了提高针对性,应该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以大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相关理论,“讲好中国故事”是其中非常重要而有效的一点。在这场全国人民共同打响的疫情阻击战中,有许多令人动容的生动事迹值得去讲述,有大量以生命守护生命的美丽天使值得去赞美,这些内容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鲜活素材。不过,高校思政课不是故事会,也不是时政新闻播报。基于高校思政课的理论特性,“讲好中国故事”的含义在于通过故事引出理论,运用故事阐明道理。按照螺旋式上升的要求,高校思政课要借助这些生动的故事,解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阐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弘扬爱国主义。
(三)思政课的价值性
思政课之所以被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就在于从根本上它的定位有别于其他各类课程,它是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以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以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他们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此提出明确要求:“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每一门思政课所使用的教材都有比较完整的知识构成,每一部分内容还有教学重点和难点,实际教学效果的提升也需要学生对基本的理论知识、政治常识、历史知识有所了解,但其教学目标却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们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而是要通过知识传授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通过学理阐释对学生进行政治引领。
疫情期间,这种价值观引领首先就是要向学生讲清楚,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所有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无论是动员全国各方面力量疾驰湖北,还是联防联控对社会秩序进行管理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于防控中个别地区出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行为,则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基本理念的破坏,会受到依法处理,以此教育学生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
这种价值观引领还体现在,要通过疫情防控中的种种事例,引导学生意识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政治保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疫情来临时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当然,这种价值观引领也应该直面问题,针对疫情的产生及防控中出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乃至渎职、失职等问题,针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想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在问题批判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批判性与建设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