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3日14:00,第四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宁一弘道奖教金“魅力教师”复评会在历史学院237教室举行。评审会评审专家赵伯雄教授、张分田教授、林和坤教授和孙立群教授、经过同学们投票评选出的参评老师、学校发展办的徐志江老师以及历史学院的部分师生近30人参加了本次评审会。评审会由历史学院副院长余新忠主持。
六位参评老师:刘毅、王晓欣、夏炎、刘晓琴、刘尊志和王以欣等依次进行了课程展示。刘毅老师的报告课程为《文物学概论》,主题为“文物的文化象征意义”。刘毅老师认为,某些特征鲜明的文物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其所属国家、民族、地区的标志性文化特征,是一种实体化抽象象征,并从理论和事例两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证。刘毅老师的报告对我们认识文物价值、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王晓欣老师报告课程为《元史》,主题为“元代硬译公牍文体的学习”。王晓欣老师介绍到,元代由于时间短暂、汉化程度较低,大量公文使用蒙古文和硬译公牍文体。对硬译公牍文体的掌握,是研究元史史料需要掌握的基本功。王晓欣老师选取了两段公文来解析,对我们了解硬译公牍文的语言习惯、文体结构具有很大帮助。夏炎老师报告课程为《中国古代前期史》,主题为“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夏炎老师总结了魏晋南北朝的五大时代特征,即分与合的交替、统治中心多元化、人口大流动、胡化与汉化、士庶之隔五大问题,为我们了解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刘晓琴老师报告课程为《中国近现代史》,主题为“湘军、淮军与晚清政局”。刘晓琴老师认为,晚清的湘军、淮军是在清政府兵力孱弱、财政危机和镇压太平军的需要下形成的,也是满汉地主阶级的共同需求。研究湘军、淮军的历史,有利于更加清楚地认识晚清政局的发展与变化。刘尊志老师报告课程为《中国考古(上)》,主题为“西汉列侯墓”。刘尊志老师认为,西汉时期列侯众多,政治地位经历了逐步被削弱的发展历程。刘尊志老师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两方面论述了西汉列侯墓的发展,点明了考古资料对于学术研究的证实和推动作用。王以欣老师报告主题为“荷马史诗与爱琴考古”。王以欣老师介绍了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爱琴考古”活动的影响。
六位老师的报告各具精彩之处,评委赵伯雄教授也进行了专业的点评。赵伯雄老师认为,六位老师教学功底扎实,课程设计用心,课堂效果良好,体现了历史学院一以贯之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对授课中板书的书写、课件的目的性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经过评委会的评审,最终王晓欣、夏炎、王以欣等三位老师荣获了宁一弘道“魅力教师”奖,刘毅、刘尊志、刘晓琴等三位老师获得宁一弘道“魅力教师”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