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中医知识的演进与现代“中医”的形成研究》结项工作推进会成功举办


2023年7月14日上午,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余新忠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中医知识的演进与现代“中医”的形成研究》结项工作推进会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挺阁召开,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郑洪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张效霞和张树剑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冯玉荣教授和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崔军锋副教授等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课题组负责人余新忠教授主持会议并致辞。他针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整体介绍,进一步明确结项相关要求与结项时间安排的关键节点。指出课题组旨在从中医知识史角度推动医疗史研究,加强内外史融通,汇聚更多青年人才,进而为历史研究提供新角度、新方法与新力量。


随后各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子课题成果、结项文稿及论集编撰进度。汇报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就知识产权、编选论文数量及范围、论集章节安排、结项报告撰写体例、提交时间等问题进行商议,以保证各子课题顺利完成。

子课题一《文本与实践:中医知识的生产、流通与传承及其历史演进》负责人郑洪教授就结项论集和文稿设想展开汇报,根据研究任务与研究内容设定预期成果目标,并从研究的视角、医籍与传播、医家与思想、医学与社会、知识与防疫、跨文化影响、药物知识史等角度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从而明确结题报告的撰写思路。

受子课题二《知识谱系和范式转移:医史书写及其知识形塑》负责人余新忠教授委托,冯玉荣教授对论集的编撰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预计将该论集划分为医学人物书写、医史书写、医学知识的生成与医学流派的建构四个专题,并对各专题中的备选论文展开介绍,进一步阐述了选择论文的具体标准。

子课题三《技艺、器具变革与中医知识的演进和再生》负责人张树剑教授就结项材料的撰写框架进行汇报。强调了以针灸为中心探讨宋元以来中医技艺的变革,以器具、图像为中心分析宋元以来中医知识的形象化演进,以及在探索针灸技艺的基础上总结宋元以来中医知识革新路径与方向的重要意义,结项文稿的撰写同样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展开。论集编撰思路主要以知识史的兴起与针灸学的加入为背景,梳理针灸知识的生成与演变,进而探讨知识的呈现与结构问题。

子课题四《全球史视野下的“他者”与中医知识的建构》负责人崔军锋副教授阐述了结项文稿的撰写目标,拟通过八章、总计约十五万字的论著对中西多元的学术交流与中医知识的建构问题展开讨论。论集则初步收录十七篇学术论文,涵盖了东亚药物知识流动、温病知识的传播与再造以及中医的海外传播等不同主题。

子课题五《知识史脉络中现代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负责人张效霞教授报告了结项材料的具体提纲。预计将结项报告分为现代“中医”概念的形成、现代中医理论体系的渊源与变迁、以《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为核心考察现代中医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以及时代学术思潮对现代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四个部分进行撰写,尽可能深入到中医理论体系内部,对其核心概念与重要学说进行梳理与阐发。

最后,余新忠教授进行总结发言,感谢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课题研究稳步、深入落实,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也希望各位成员能够高质量完成结项材料,按时提交,顺利结项,以切实的行动与丰硕的成果为中医知识史研究的进步做出贡献。同时期盼今后更多优秀的青年学者能够加入进来,合力推进历史学、中医学等多学科的交流融合,携手促进历史研究新发展。(赵珊珊供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