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史研习营在南开大学成功举办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张笑宁 马昕媛 谭宝胤 白庚岩)汇聚专家智慧,共谋史学发展。8月21日至26日,第八届中国史研习营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举行。

  中国史研习营是由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历史学院(系)共同筹办的本科生学术活动,邀请国内一流专家学者授课,营员的选拔过程亦是优中选优,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约20名优秀本科生。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立新教授、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院长张侃教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于薇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罗艳春副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夏炎教授、南开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张学良老师出席开营仪式。

  在开营仪式上,余新忠教授向入选本届研习营的21位营员表示欢迎与祝贺,余新忠表示,中国史研习营是兼具公益性、专业性与学术性的高质量平台,为人才培养做出了独特贡献。余新忠指出,第八届中国史研习营的重启,既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学术追求与理想信念在脚踏实地中落地开花的成果。张侃教授、张学良老师为本次开幕式发表寄语。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第四届中国史研习营学员杨世杰、复旦大学原历史系本科生吴镕庭分别作为中国史研习营新老学员代表发言。

  8月21日—24日,数场讲座纷至沓来。

  王立新教授带来题为《中国考古学的兴起背景与最初十年的进展》的讲座。王立新回顾了考古学在近代中国诞生的特定社会和思想背景,深入浅出地对考古学最初十年的发展做出考量。他指出,解决中国文化的来源问题,重建民族与文化自信,要依靠新的资料、方法和手段,这也刺激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沈卫荣教授带来题为《全球史观与汉藏佛教研究》的讲座。沈卫荣从研究特点、方法和对象三个层面展开对当前研究现状的讨论,认为以往的佛教研究存在固有偏见,对藏传佛教部分内容的理解存在偏差。他强调,在进行汉藏佛学研究的过程中,应打破印度、汉传、藏传佛教的壁垒,整体和内在地进行汉藏佛教的比较研究,学者应探究显密佛教的义理和修持传统本身,以此来关注它们的共通和差异之处。

  张侃教授以《宋元以来滨海地区的人群、制度与社会——以温州地方文献为中心的若干讨论》为题举办史料研读会。围绕滨海地域的人群流动性,张侃对营员们的分析和讨论作出回应,认为滨海人群的历史是有活力与张力的,过往的历史书写以固定的制度化来理解社会与人群为多,滨海人群如何纳入大历史,如何成为王朝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需要我们继续思考。

  黄国信教授带来题为《规制与课入:清代盐政基本原理》的讲座。他表示,清代盐政的基本目标、特点与性质是以规制的方式获取盐课。动态协调交易成本与课入量,是维持平衡的重要原则。清廷盐政本身是一种规制经济,是计划性与市场性的结合,盐区边界纠纷的动力是行政收益考量的重要原则,盐的流通存在路径依赖,盐区难以改划与取消。

  楼劲研究员带来题为《〈魏书·序纪〉中的南迁传说及相关问题》的讲座。他指出,鲜卑各部的南迁传说在形态结构、内容母题上高度相似,并可与乌桓等族部源出漠北的传说印证,是其同属东胡族系的体现。这些传说均强调自身原出漠北,肯定南迁对其族部组织和性格特点定型的关键作用,其中叠压了东胡的族源记忆和乌桓、鲜卑相关族部的史前史、孕育史和形成史,又反映了这些族部从传说时代进入历史时期以后对所承传统的梳理。

  于薇教授以《传世文献中的先秦地名研究方法:以重名地名为例》为题举行史料研读会。重名地名是历史地理研究中进行地名考证的一大困难,于薇教授认为先秦的重名地名常常与族群迁徙有关,是上古族名、地名合一传统的体现。“地名群”的概念关注地名之间的联系,将地名分析从个体地名引向群体地名。

  王利华教授带来题为《时代变迁与史学转向》的讲座。王利华认为历史学是一门博总天文的学问,不应过度专业化。史学家需要根据时间推移而修正、更新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历史学。历史学者需要反思如何看待大众历史理解与历史本真之间的区别与落差。历史学需要与时俱进、关怀现实、求通致用。王利华从环境史、生命史的角度呼吁师生通过历史经验寻找消解之道,为人类寻求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

  黄道炫教授带来题为《战时中共革命系统的运作》的讲座,围绕“为什么讨论系统”“为什么以‘系统’为中心统合文章”两个设问对讲座主题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抗战时期中共的抵抗系统,可以将其分为游击战、正规军、根据地。游击战是最重要的,它的精髓可以概括为“游”和“击”。中共组织是所有制度叠加的结果,这是游击队生存发展的要义。共产党建立根据地进行抵抗,加剧了日本人的占领成本,导致其占领范围更加有限,最后便利了中共根据地的生存。

  刘永华教授围绕明隆庆《临江府志》等三则传世文献史料开展,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打通”制度史与社会史,这场讲座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其他时段、其他国家的相应情况,更好地把握不同断代的时代性及不同区域和国家的社会变革。

  夏明方教授带来题为《天命是这样转移的——〈大义觉迷录〉之“中华共同体”构建本相探原》的讲座。夏明方指出,灾害史的研究内容是广阔的,通过灾荒等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解释历史,才能达到从灾害角度研究总体历史的目的。清代的天命观具备从“多天”到“一天”、气运的转移与循环和道统与治统合一三大特征。清代的天命论话语在承续明代的同时,形成了一种有满洲特色的灾异论、天命论、儒学观和中国观。应当注意超越“汉化”与“满化”的新“中华文明”观的构建与影响。

  25日,由天津师范大学罗艳春副教授带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温春来老师指导,研习营师生进行了以“子牙新河流域的聚落与人群”为主题的田野考察活动。

  26日,第八届中国史研习营迎来结营仪式。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清史研究所所长朱浒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杨国安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黄博副教授出席仪式并为营员颁发结业证书。

  各位老师指出,历史学科已不再是冷门学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华文明等,需要历史学科助力。在新时代,老师们作为摆渡人,希望青年学子脚踏实地,赓续学术。中国史研习营的成功举办也为共同探索历史学教育的新路径作出重要贡献。

  闭幕式上,余新忠教授对各位营员的参与表示感谢并寄语,希望研习营能够成为大家未来学术道路的基础、活力所在。希望各位青年才俊保持初心,突破限制,积极进取,有理想,让人生更加充实,为中国史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2013年起,中国史研习营已历八届,经逾十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各高校历史学院(系)秉承“合作、共享、公益、传承”的理念,联合举办中国史研习营,面向全国选拔优秀本科生,邀请顶尖学者对其进行高水平的学术训练。随着高校队伍不断扩大,中国史研习营逐渐成为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活动。疫情期间,研习营中断三年,如今在南开重燃薪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也成为两次举办研习营的单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