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南开史学百年大讲坛”第七讲在历史学院天挺阁(127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部讲席教授李中清(James Z. Lee)主讲,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付成双教授主持,讲座题目为“长江与珠江三角洲的人力资本开发——1912-1952年上海与广州精英大学生比较”。在讲座开始前,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教授向李中清老师颁发“南开史学百年大讲坛”主讲人聘书。我院许檀教授、刘晓琴副教授、马思宇副教授及三十余名本、硕、博学生参加讲座。
李老师首先介绍了其团队有关近代以来中国人力资本研究的相关成果及进展,此次讲座即为其研究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在讲座中,李老师利用20世纪上半叶上海、广州两地8所高等院校,共计48924名学生的档案,从人口学的角度对上海、广州的社会背景及人力资本的组织、利用方式进行了比较。李老师教授提出,在民国时期,即便是在教学标准、教学方法及学校组织上高度相似的高等院校间,其学生构成也存在巨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同时也反映出这些大学所在地区社会和经济的重要差异。
在讲座中,李老师介绍其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广州两地的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法学院、圣约翰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沪江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岭南大学等8所著名高等院校的学籍表及登记表。尽管上述表格在格式、内容上会因学校及时间而异,但几乎所有学籍表都有学生的详细信息,都包括了学生的姓名、专业、性别、入学时间、年龄、前置学历、籍贯、现住址、永久住址、户主信息、入学担保人等信息,这些信息能反映出两个城市大学生的一些显著特征,这些特征同时也能反映出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同特征及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
通过对两地大学生地理信息的分析,李老师提出在籍贯信息上广州的大学生几乎全部来自华南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相比之下上海的大学生在籍贯上更具全国性。而通过常住址信息的统计,李老师及其团队还发现,上海地方高校有62%的学生常住址信息为上海,而广州地方高校的这一数据仅为19%。通过前置学位信息的比较,李老师还提出上海高达70%的大学前置学位就学地点在上海,广州这一数据则为43.9%。而从学生性别的角度看,两地高校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其中上海女大学占大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广州女大学则为六分之一,远低于上海。因此,李老师认为无论是籍贯、常住址还是在前置学位就读地,均能看出上海与广州两个城市间存在的巨大反差,这一巨大的反差同时也说明广州在人力资本的招募与培训上较上海更具地域性,在人力资本的发展方面性别色彩更浓厚。
上海、广州两地人地资本的地域差异在两地大学生的父母职业特征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根据研究数据,李老师认为在上海就读的大学生父母职业的多样性远高于广州,反映了上海这一新兴的国际城市与“传统”行政城市相比,职业多样性和自主性更为明显。换言之,这一时期大学生父母的职业,甚至比其它的地理信息更能反映出当时中国从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经济和城市社会转型中过程中的复杂性。李老师认为,上海大学生与广州大学生之间的巨大反差,还体现在入学保证人选择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上。如在广州就读的大学生超过82.8%入学担保人为学生亲属,而在上海这一比例则为52%,在上海就读的大学生有38.5%会选择朋友作为入学担保人。这一选择偏好充分反映了两个城市在人际关系网络上的差异性。
在讲座总结中李老师强调。尽管地理学家认为区域比较,尤其是互动区域的比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利用个人层面的数字人文大数据,能更好地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基于上述人口的数据的分析,不仅能为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提供新的认知,同时也能说明教育发展如何反映并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及国家战争的发展。李老师还强调,对这些个体层面数据的利用,同时也需要传统的历史材料加以辅助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地理解历史时期尤其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面向,更有助于理解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日益全球化的近代城市的早期转型过程。
在讲座的交流环节,付成双、许檀、刘晓琴及马思宇四位老师分别就各自的研究领域与李中清老师展开对话,参加讲座的同学也分别提出了各自关心的问题,李老师一一解答,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