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进取·创新·超越:中外妇女/社会性别史研究新进展


近日,由《妇女研究论丛》《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城市史研究》编辑部与南开大学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历史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中外妇女/性别史学术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近50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发表学术研究成果。

开拓:妇女/性别研究疆域

如何在性别史研究中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进展,这是论坛的主办者和参与者共同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中外不同视域考察近代女性发展道路,探析西方人视野中的中国不同阶层女性的日常生活成为本次会议的新亮点。南昌大学的李长莉教授发表相关研究成果。清华大学的杨瑞淳则就外国人提出的议题及其在中国引发的争议展开性别探讨。南开大学的侯杰教授和任启慧对晚清时期来华西方人有关中国不同阶层女性生活的观察、记录进行了集中讨论,较为真切地再现了分置于东西南北中不同类型的城市,处于不同阶层的中国女性的生活情态,有助于深化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中山大学的博士生贾致一通过整理19-20世纪西方人对广州花船的报道与西方人的亲身见闻,考察西方人对广州花船的态度。

进取:发现新资料,运用新方法

发现新资料,运用新方法,多位学者把目光集中到影视与性别研究上。福建师范大学汪炜伟副教授认为民国时期电影通过为自由恋爱提供情教素材、体验空间和具体知识等,改变了天津的两性情感规则。中山大学杨蓥莹副教授聚焦后五四时期的家庭伦理影视,将性别心理的重塑、爱情叙事与家庭书写等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特定的权力关系中重新考察。

天津外国语大学李文健副教授等人重点分析了1931年创刊的《红色中华》的宣传策略与编辑特色,并对该刊呈现的性别议题进行了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王胡伟通过民国时期的上海家庭刊物,从性别史角度指出新型刊物与现代都市家庭观念之间的互动。

与会学者不仅灵活地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事妇女/社会性别研究,而且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扩宽研究疆域,产生了新的学术成果。广西民族大学艾晶教授运用优势视角解析广西女性非遗传承人如何通过参与非遗文化传承来展现女性的文化内涵和魅力。北京大学的宋喆围绕王安忆的小说《天香》,展开了性别、技术与历史的学术探寻之旅。她提出天香园绣服从既定性别隔离与性别分工,而包含情感的刺绣又是女性表达自我、建立认同、维持生计的方式,也是女性进入公共领域、历史书写乃至文明变迁的中介。

利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透析性别关系中的女性形象也成为本次会议的研究新方向。南开大学鲍震培教授通过分析《快嘴李翠莲记》等文本中李翠莲形象的衍变,阐明社会文化对这一形象的言说具有性别特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张嫣娟考察了汉代《烈女传》女性形象的他者化过程,探讨了儒家礼法观念、社会性别制度等因素在女性形象从独立自主向贤妻良母形象的转变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南开大学研究生朱佳云从《妇人画报》入手,阐述了现代女性的视觉形象,进而考察20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性意识和身体观念变迁的个中细节。

创新:运用新理念,取得新突破

有关中国历史发展中女性主体身份及其社会处境的问题也受到与会学者的重视,天津师范大学的乔玉红副教授集中论述了明清时期岭南闺秀文化交流圈的形成与变化。山东女子学院的张华清副教授对明清山东世家女性与地方望族家风建设展开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的田涛教授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洋名媛的出现,是女性生活变迁的结果;在名媛现象的背后,呈现的是都市的阶级构成样貌。

探讨女性的主体性,离不开对各相关要素的剖析。湖南大学教师王萌萌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消费关系中的男性女性与商家为考察对象,探讨消费女性现象中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对消费女性现象的出现与发展、结构关系、冲突演变与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考察,揭示女性消费中蕴含的经济学关系与社会转型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王婧婵以盛宣怀家族为切入点,研究民国精英女性如何获得与管理财产。

在医疗史中,如何更好地突出女性和性别?学者们做出了有益的尝试。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金奕伶研究了明代女性的家庭医疗问题。中共中央党校的博士生曲敏君以延安中央医院为中心,探讨抗战时期的女性医疗状况。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田雪楠以《新秦日报》《西京日报》和民国时期西安档案为主要研究资料,从时间、空间等维度考察了民国时期西安女性医疗机构演变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

超越:研究新议题,获得新进展

随着近些年来学术界对日常生活史研究越来越重视,挖掘不同历史时期与性别相关的议题也渐成风尚。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取得新的进展?陕西师范大学郭海文教授及其学生做出努力。通过对女性卫生行为的梳理,她发现了其背后隐藏着传统时代男尊女卑的性别权力关系,像密不透风的藩篱随时随地用各种方法制约着女子的言论和行为。陕西师大博士生张平对中国古代女性武具进行了考释。陕西师大硕士生张赞则考察了动物幻化纪事中的女性空间等新问题。天津商业大学教师尹斯洋透过谢冰莹的《抗战日记》,论述抗战时期女性的心态调适、性别困境与性别转换,指出抗战中女性的表现给近代女性解放树立了平等和自由的榜样。福建师范大学的博士生杨雨馨对台湾少年团的日常生活与意识建构进行了专题研讨,发现其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逐步实现组织化的管理模式和规范化的基础文化教育,实现了儿童从家庭生活向战时集体生活的转变;在“小国民”意识的驱动下积极参与民众动员,实现了“使命”意识的涵养,发挥了儿童作用和力量。长治学院副教授朱文广对民国时期的反早婚思潮进行了反思。华中科技大学夏增民教授和研究生陈妍妍对1957年中国妇女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即“两勤方针”的宣传动员及其效果进行了专门论述。

与会学者还关注到近代女性的教育问题。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何睦围绕清末民初教育家严修的女子教育思想、严氏私立女子教育体系的创建与严修对清末官办女子教育的推动展开研讨。南开大学研究生王舒雅集中探讨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办学模式、发展状况以及抗战期间的救亡活动,充分肯定其对中国教育所作出的贡献。伦敦大学学院的余圣楠认为在以性别平等、正义与和谐为核心价值观的性别文化的背景下,性别教育,尤其是早期性别教育在我国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仍不足。山东女子学院教师杨蓓蓓考察了中国女大学生士兵的经历。陕西师范大学侯海英教授等人集中研讨了中学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有关的女性议题。

此次学术研讨会不仅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还出现了师生同场发表高论,老中青学者畅所欲言,男女学者平等对话的局面,昭示着中国妇女/性别史研究将不断地在创新与发展中成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