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南开八卷本《中国宗族通史》问世


    


    近日,八卷本《中国宗族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24.1)。本书是201411月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多卷本《中国宗族通史》”的结项成果,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各卷作者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专兼职研究人员。南开大学的宗族史研究传统由来已久,现已成为中国宗族、家族与家庭史研究的重镇。改革开放后,南开学者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宗族均有探研,在先秦基层社会结构、汉晋后氏族社会、中古姓氏学、明代“宗族乡约化”等议题多出新见。八卷本《中国宗族通史》作为首部系统深入且具通史性质的中国宗族史著作,既是南开学者多年深耕宗族史研究的心得总结,也是对宗族这一经典议题的发展趋向做出的展望。

通史著作一般卷帙浩繁,编写非易,若出自多人之手,统筹工作尤费匠心。主编常建华教授提出,本书撰写应在“通”字下功夫,追求贯通、汇通、会通。课题组通过多次研讨,确立了“多元一体”的撰写策略,即充分尊重各卷因不同断代造成的形式与内容差异,又在以下四个方面对各卷进行整体上的把握:一,注意把握宗族历史的整体性,即注意宗族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以及民族的关联。二,强调呈现宗族的不同时空特色,即宗族演变的阶段性与地域特色。三,鉴于宗族具有作为生活共同体的重要特征,强调从日常生活的视角看宗族制度。四,综合性论述与个案剖析相结合,以精细的个案研究弥补综论的平铺直叙之失,又以综论为个案研究提供宏阔的观察视野。这一撰写策略的实践情况,得到了课题结项鉴定专家组的高度肯定。

本书各卷作者皆为宗族史领域的知名学者,所论议题兼具总结性与前沿性,形成了各卷内容的特色:

先秦卷由陈絜、王旭东合著。第一作者陈絜教授长期从事商周姓氏制度与宗亲组织的研究,著有《商周姓氏制度研究》(2007);第二作者王旭东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与先秦史。本卷论述晚商、西周至春秋、春秋晚期以降至战国三个时期的宗族,撰述突出争议较大的核心问题。作者提出,商王室并无社会史意义上的宗族组织,只是未继位的王子王孙,可以另立门庭,立庙铸器,祭祀所自出的祖灵,保留了“多子族”的血族团体组织。西周采取赐民、赐土与赐姓命氏的封建制度。新出现的“姓族”,改变了周人对血亲范围的认知,彰显出家族团结的重要性,分家别族的自发性本能冲动受到抑制,于是宗族结构发生了变化。

秦汉卷由闫爱民、梁轩合著。第一作者闫爱民教授治于秦汉魏晋时期的家族研究,著有《汉晋家族研究》(2005),从家族角度重新审视汉晋社会。第二作者梁轩在南开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吉首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天文学史。本卷提出,秦汉时代的宗族带有以父系为主、兼顾母系二元性的“后氏族时代”家族的特征;同时社会又出现许多新的父权制家长因素,克服母系遗风的新型父系宗族开始成长。从“整体史”多视野的思维设计专题论述,还从宗族的视角,去探讨秦汉人物、事件中的族制因素。如从宗族的迁徙、世代职业,探究汉高祖的定陶戚姬家族背景,刘邦立赵王如意背后的外戚宗族因素;由属籍制探讨海昏侯的身份与“大刘记印”的含义。

魏晋南北朝卷为夏炎独著。夏炎教授研究中古士族社会,提倡从社会史、日常生活史角度建构全新的士族史学术诠释体系,著有《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2004)。本卷既充分兼顾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类型宗族的诸面向,同时通过社会史研究理路,以“人”的生存方式为核心,还原此时期宗族的社会性。还通过对不同时间、空间、生态背景下的魏晋南北朝宗族问题的解读,建构全新的宗族史学术诠释体系。认为这时的宗族是由若干宗族单元组成的亲族关系网络。宗族作为一种“关系”而存在,并非实体。每个宗族单元则是实体,更像家庭。

隋唐五代卷为王力平独著。王力平教授对中古与宋元宗族俱有探研,著有《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2006整理出版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2006)。本卷强调宗族的基本组织结构,包括家庙、谱牒、祖茔、族产及其来源与管理,宗族类型可分为皇族、山东士族宗族、关中宗族、鲜卑族宗族、岭南与蜀中地域特征突出的宗族以及安史之乱后的勋族等,宗族与国家政权的互动与博弈,影响着国家治理,士族宗族的家礼、家法和家学等文化传统影响着社会历史发展,宗族发展呈现出承绪、振兴、重建、大流动与大整合不同时期,宗族组织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具有广泛、深入的影响。

辽宋夏金元卷为王善军独著。王善军教授系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长于宋辽宗族研究,著有《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2000)、《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2008。本卷提出,这一时期宗族形态演变过程中明显具有区域性差别,辽夏金统治区域内的宗族,较多地继承了门阀士族宗族制度的观念和组织方式;宋代特别是南宋统治区域内的宗族,则沿着敬宗收族宗族制度的方向进行转型。元代敬宗收族宗族制度的发展虽逐渐完善,但明显表现出南方与北方的地域差别。宗族的组织结构与各民族的社会发展阶段、生活方式与民族习俗密切相关。

明代卷为常建华独著。常建华教授从宗族建设、宗族组织化、社会风俗变迁等角度,对明代宗族进行了相当全面深入的研究,著有《明代宗族研究》(2005)、《明代宗族组织化研究》(2012)。本卷重点论述祖先祭祀、族谱纂修、族产族学、族规家训,并就日常生活与移风易俗、故家论与名族志加以阐述,注意宗族在明代前期、中期、后期不同时期的变化,认为明代宗族形态的区域性特点比较突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闽赣皖型宗族、江南型宗族、粤及北方型宗族。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南方宗族、北方宗族的二分法模式认知,通过明代三种类型宗族模式的分析,以期把握明代宗族形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清代卷为冯尔康独著。冯尔康先生是南开大学中国宗族研究的引领者,既对清代祠堂、族谱、族正诸议题有深入考察,也重视宗族通史著作的撰述,著有《中国宗族社会》(1994)《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1996)与清代宗族研究专文多篇。本卷通过对宗族活动意识、祠堂、族长、祠祭、祖坟、族谱、族学、族产以及家国一体的细密剖析,提出清代宗族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宗族实现绅衿平民化、大众化,具有“自治”性;二是传统宗族笃信的宗法观念仍在人们的生活中起作用,但出现由传统型族长制向近代族会民主制类型转化的趋势;三是宗族行施教化权,族权与政权密切结合;四为宗族在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时期发展程度亦不相同。

近现代卷由冯尔康、惠清楼合著。第二作者惠清楼系南开大学图书馆古籍部研究馆员,近年在《南开学报》《历史教学》等刊物发表有关清代民国宗族的论文多篇。本卷指出,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民清更替、共和国建立和实行改革开放方针政策三次巨变,家族走过了受冲击、基本上销声匿迹以及一定程度地复苏的历程。人们的宗族宗亲活动受家族观念支配,各界人士的家族观有所不同,宗族、宗亲会一般活动与修谱活动均在开展,人们关注宗族与现代化关系、家族文化的当代价值。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宗族式微,但它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逐渐克服其宗法性,向近现代社会团体方向转化。

简言之,本书各卷内容丰富、各辟蹊径,又服务于通史撰述的整体目标,是南开史学“有组织科研”结出的硕果,为从宗族角度认识中国历史与中华文明贡献新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