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南开大学杰出校友、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侯建新教授莅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挺阁(127会议室),以“西方文明创生期再研究”为主题,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作为“南开大学建校105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的组成部分,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丁见民教授主持,吸引了历史学院众多师生踊跃参加。
侯建新教授是中国世界史学界尤其是英国史、欧洲中世纪史、文明史、中外历史比较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兼任国务院第七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世界史)召集人,国家社科基金评议组成员,长期担任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学会会长、名誉会长,曾担任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苏克塞斯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或者访问学者。主要代表作有《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比较》《现代化第一基石:农民个人力量增长与中世纪晚期社会变迁》等。
讲座之初,丁见民教授对侯建新教授的学术旨趣与研究成就进行了介绍,并郑重地向侯建新教授颁发“南开史学杰出校友讲座主讲人”聘书。随后,侯建新教授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入文明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对西方文明的探索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代先贤所关注的核心议题。
侯建新教授首先界定“文明”的概念,他强调“文明”(civilization)一词起源于18世纪初,最初是与“野蛮”相对立的概念,代表了一种教养与进步的状态。随着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civilization”一词逐渐演变为复数形式,承认了多元文明的共存与繁荣。侯建新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文明”概念,并对“原生型文明”与“次生型文明”的概念进行了阐释。
侯建新教授认为,有必要对欧洲文明创生时期进行深入反思。传统上,人们往往将欧洲文明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文明或近代启蒙运动,而忽略了中世纪在欧洲文明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侯建新认为,中世纪欧洲吸纳了古典文明、基督教和日耳曼文化等多种元素,通过长期的文化互动与磨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欧洲文明。这一过程不是对古典文明的继承,也并非简单的文化叠加,而是经历了深刻的内在转化和创新。其中,日耳曼人的法律制度、思想观念以及封建制度的建立,都为欧洲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侯建新教授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是这一误区的始作俑者,他们试图以古典权威打压教会权威,将中世纪简单地标签化为“黑暗时代”,过分颂扬古典文明的辉煌,却忽视了中世纪在欧洲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一传统观念随着现代学术研究的深化而逐渐受到挑战。国际学界的变化从19世纪早期就开始了,侯建新教授依次介绍了一系列著名学者的精彩论述,他们是基佐、黑格尔、马克思、斯宾格勒、汤因比、布罗代尔、亨利·皮雷纳、伯尔曼,直至亨廷顿等一众杰出学者。他们共同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欧洲文明创始于中世纪,欧洲文明吸纳了古希腊罗马文明、以色列文明等某些元素,但是不是他们的延续,欧洲文明是再发酵的次生文明,与古典文明是不同质的文明。
侯建新教授还探讨了“欧洲”一词的最早的文字记载,以及欧洲人身份认同的过程。他指出,“欧洲”一词最早出现在罗马帝国后期,中世纪中叶,随着封建采邑制在欧洲大地的推广,逐渐形成欧洲人统一的身份意识。文艺复兴初期,该词仍然很少出现人文主义者的笔下。15至16世纪,“欧洲”一词在欧洲语言中才较频繁地出现。最后,侯建新教授分析了欧洲文明的空间维度。他指出,欧洲文明有文化边界,不一定与地理位置重叠。东欧部分国家及俄罗斯虽然地处欧洲,但在文化认同上却与西欧存在差异。“大航海”以后欧洲移民在美洲和大洋洲建立起来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被认为是西方国家,虽远离欧洲本土,依然同根相连,叶枝相牵。
丁见民教授总结道,侯建新教授的讲座为当下研究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中世纪和西方文明的形成过程。他通过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中世纪在欧洲文明形成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学者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和理解,也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
在交流环节中,侯建新教授和与会师生就“俄罗斯及东欧是否产生了欧洲身份认同”“长途贸易是否对欧洲文明发展起促进作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启发性的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与会师生纷纷提出见解,现场气氛活跃,侯建新教授的精彩讲解与深入剖析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最终,讲座在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