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新闻与传播学院在秀山堂举办毕业生代表座谈会, 20余名即将迈上人生新旅程的毕业生同学畅谈理想、感恩母校、回顾学习经历、提出意见建议,现场师生交流互动,气氛热烈。学校党委副书记牛文利,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刘亚东、党委书记马长虹、副院长陈鹏,以及教职工代表、辅导员老师参加。
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南开度过了自己最美丽的青春年华,在这里不仅遇到了良师益友,学习到了更多本领,更是深深感受到了南开的精神血脉与文化传统,虽然即将毕业离开母校,但不会忘记南开的“公能”精神,将在各自的岗位上去奋斗、去发光。
2018级本科毕业生夏睿哲说:“在南开的四年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我感受到了学术的研究之美,南开新传的滋养在我的血液里留下了痕迹,我希望南开新传越来越好,希望自己未来能为南开新传做一份努力。”
2018级本科毕业生沈文瀚说:“每次想起南开新传,我都会燃起奋斗的意志。我这一代是幸运的一代,赶上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学科实力不断壮大,文理工交叉,我不会辜负母校和学院的期望,好好努力!也祝愿南开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壮大、蒸蒸日上。”
2018级本科毕业生王雨婷说:“大四我们迎来了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正式建立,这令我感到无比的兴奋,我对我们学院的光明未来抱有巨大的憧憬与期待。这也是我当初坚定地选择保研本校的原因。因为我想和它一起成长,和它一起变得越来越好。”
2018级本科毕业生刘晨说:“我在南开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因为在南开新传学院的这段时光,遇到了学识渊博的老师们和优秀的同学们,学到的知识令我受益匪浅。许多南开人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拼搏付出,我们会努力成为更好的南开人,母校也在努力让大家看到更好的南开,学校与学生之间相互守望,共同成长。”
2018级本科毕业生袁梦娟说:“我五月初回到学校,我回来之前觉得自己可能因为之前好久在外面,会有‘恍如隔世’的感觉,但实际上回来之后发现我对学校还是一样的熟悉,学校对我也是一样的亲切,好像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没有隔阂。毕业前的这两个月时间能够和南开一起度过,我很珍惜,也很happy。”
2018级本科毕业生范越说:“我非常期待学院未来能适应媒体环境的变化,增加更多对应新媒体发展的课程,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更加科学。”
2020级硕士毕业生关霞说:“在南开两年的研究生生活中,我对新闻与传播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作为一名党员,在读研期间,我深切体会到党支部对我的关怀。在南开两年的研究生生活使我收获了一群可爱的朋友和友善的老师,未来希望能与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成长,祝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明天越来越好。”
2020级硕士毕业生李天宇说:“在疫情大环境下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业,内心十分激动,同时又有着不舍。在南开园我的生活充实而愉悦,收获了良师益友,也让自己有了前进的方向。”
2020级硕士毕业生代表王琨说:“我非常感谢学院、学校对我的培养,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我由衷地感到非常幸运、非常自豪。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学院所有在学业上、工作生活上给与我支持、帮助、指导的各位老师们。正是因为有您们,我才能够找到家的归属感,才能够安心、踏实地努力前进。今后,我也将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回到家乡青岛从事教学工作。我一定会将在南开学习到的、感受到的‘公能’精神应用到工作中,自觉践行南开人责任与使命,在基础教育工作上发扬南开人、新传人的精神,努力做到‘知中国、服务中国’,争取让自己的学生了解南开、爱上南开、选择南开,让南开精神在自己实践中传承下去。
2020级硕士毕业生张畅说:“回望及总结过往两年的学习生活,我对学院及老师们充满感激,这两年我收获很多,尤其是重新认识自己,能够更坚定地走向未来。”
同学们还就学院学科发展、教学科研、培养计划、实习就业、党建工作、社团管理、学术能力培养等方面谈体会、提建议:“新闻传播有着广阔的学科交叉前景,期待学校和学院能够突破传统的培养新闻人才的模式,在这方面大胆布局”,“从找工作的经历中体会到,社会对我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强烈的期待,希望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请更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前来讲课或者做讲座”,“目前的大类招生培养方案不太适合我们的专业,很多大一时学习的课程在日后保研、出国留学时都不被承认,给我们的升学就业造成很多困扰,我在推免到其他高校时被认为是跨专业的学生,需要比别人多一次考试”……
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刘亚东、马长虹、陈鹏一一给出回应,表示会努力推动落实:“作为一个全新的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虽然每天都有新问题,每天都有新困难,但是每天都有新进步,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实现大家的期待!”
牛文利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并对毕业生同学提出了感谢和期待。牛文利说,这几年大家和学校一起面临着疫情的考验,学生生活、就业实习都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学校感谢大家对防疫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为同学们能顺利毕业、升学就业感到欣慰。希望大家牢记南开“公能”校训,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把小我融入大我,做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希望同学们持续关注学校学院的发展,相信南开会更好。(文/张晓丽 摄影/叶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