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惰性知识》——《教育心理学》系列课程第三讲

(通讯员:张小尧)528日上午9:00,南开大学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心理学博士曾琦为我校教师们带来《教育心理学》系列课程的第三讲《挑战惰性知识》,此次课程采用线上授课方式在飞书会议上进行,其内容相比前两讲而言更加深入,使老师们受益颇深。 

  课上,曾琦首先对“惰性知识”一词进行了解释,强调在如今这个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广泛传播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警惕那些“鹦鹉学舌式”的惰性知识;如果我们没有理解、没有思考、没有消化,就永远不能把真正的知识融会贯通;而只有当我们对所获得的知识加入了个人的理解,从而建构起自己的思考体系时,我们才能真正远离“惰性知识”的误区。

 


对此,曾琦提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将知识“网络化”。所谓网络化,就是我们学到的知识必须要与我们已有的知识建立起实际的、有效的普遍联系。如当我们在记忆五大湖的名字时,一个一个背诵显然效率不高,而且很容易忘记,而如果我们取出这五个单词的首字母,将其连成“HOMES”这个单词进行记忆的话,不仅会更省时省力,还能有效对抗遗忘。

在课程的最后,曾琦向我们推荐了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的著作《教育过程》,提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结构,但决不能直接教给他,而应该首先给予学生丰富的内容,让他自己在感受、梳理内容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结构。除此之外,曾琦也强调教师在引导学生系统学习、结构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不害怕错误,勇于尝试。

《教育心理学》系列的三讲课程已圆满结束了,在每一讲中,曾琦都通过丰富的事例、积极的互动以及幽默轻松的语言为老师们带来了极大的收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