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举办“成为四有好老师,做南开大先生”专题座谈会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 9日,南开大学举办“成为四有好老师,做南开大先生”专题座谈会。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历史学院教授李治安与青年教师分享了各自的治学初心。

  “常常有人问我,你现在还这么辛苦干啥,还需要这么努力吗?其实我在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周其林在座谈会上分享了自己从求学到治学的人生轨迹,从化学专业并非首选到发现其实非常适合自己,从为了坚持做自己的催化剂长时间发不出高水平文章到取得如今的成就,他道出了自己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对理想与追求的坚持:要确定自己在做一件喜欢的事情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笨功夫,坚持做解决问题的有用研究、做自己的研究。

  “‘有用’不是明天就能产生实际价值,而是你的研究要在实际上解决什么问题,能否对社会、对科学有推动。如果思考过觉得没有,那还是别做了。”周其林说,做学问不能仅是为了发文章,要解决真问题,而且要做具有独特性且不可替代的学问。

  据了解,不对称催化是合成手性分子的主要方法,是合成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其核心是手性催化剂。但是过去40年,由于缺少广谱性的手性配体基本骨架,真正高效、获得广泛应用的手性催化剂很少。在周其林的带领下,团队经过20年探索,发现了一类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手性螺环催化剂,这些手性螺环催化剂具有广谱性,在许多不对称催化反应中都表现出优于其他手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这些催化剂被国内外同行称为“周氏催化剂”,如今已成为合成化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不仅被用于200多种不对称合成反应,还被制药公司用于多种手性药物的生产。

  周其林表示,“从开始尝试到做了很多年都没有发出一篇好文章,最后还是做出来了,当然也有可能做不出来。做自己的研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是一定要坚持探索,要迈出这一步,因为不断探索才能有新的可能。”

  基于从事历史科学教学与科研的数十年经历,李治安同样分享了自身的体会:为学要“求真、求用、求新”,要做冷板凳,注重前沿性、集团性研究;要专博结合、教学相长;要拜名师,也要自我设计,转益多师。“重复劳动谈不上是科学研究,因此必须要注重前沿性,必须有新的东西提供给学界。拜名师是做学问最好的捷径,能遇名师,一生幸运,对自己的成长影响很大。但是要切记,‘学名师’,要学其神,而非其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走自己的路。要向一切学术棒的前辈和晚辈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学问,才能在治学探索上走得更坚实。”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该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李治安谈到,自己在科研岗位开展元史研究之余,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上古代史等课程,并且在新领域取得了广受好评的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他真切感受到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我认为,要用一流的科研带动一流的教学,科研必须领先,教学才能达到新的高度。教学相长,相得益彰,才能双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