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所在单位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备注 |
1 | 电光学院 | 校级重点 | 构建具有“公能”特色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孙桂玲 | 优秀 |
2 | 电光学院 | 校级一般 | 以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 张伟刚 | 优秀 |
3 | 电光学院 | 校级一般 | 模拟电路课程贯彻“讲一练二考三”的教学改革尝试 | 刘波 | |
4 | 电光学院 | 校级一般 | 数学物理方程教学中Matlab的使用 | 刘海员 | |
5 | 电光学院 | 青年教研 | 通信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孙冬艳 | |
6 | 电光学院 | 青年教研 | 通信类实验软硬件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 程如岐 | |
7 | 电光学院 | 青年教研 | 基于项目开发模式微控制器系统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 高艺 | |
8 | 法学院 | 青年教研 | “公能”素质目标下的《财税法》教学资料库建设 | 李建人 | |
9 | 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 | 校级重点 | 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教育结合方式的探索与研究 | 赵宏 | 优秀 |
10 | 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 | 校级一般 | 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自主学习和无纸化考核系统平台建设 | 王恺 | 优秀 |
11 | 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 | 青年教研 | 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 张健 | |
12 | 公共英语教学部 | 校级一般 | “浸入式”双语教学研究 | 韩丽娜 | |
13 | 公共英语教学部 | 校级一般 | 基于Vogotsg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探索高等院校如何通过演讲发现并培养优秀人才及演讲指导教师 | 陈丽虹 | |
14 | 公共英语教学部 | 青年教研 | 对理科拔尖创新人才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探索-南开大学伯苓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验 | 李蜜 | |
15 | 公共英语教学部 | 青年教研 | 从知识传播到革新型的全新大学英语课堂设计 | 胡阶娜 | |
16 | 化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与性质系列实验的设计与开发 | 师唯 | |
17 | 化学学院 | 教务管理 | 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模式的研究与构建 | 陶琳 | |
18 | 化学学院 | 教务管理 | 关于高校本科生转专业问题的思考与研究 | 叶芳 | |
19 | 化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伯苓班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 阮文娟 | 优秀 |
20 | 化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伯苓班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 韩杰 | |
21 | 化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计算化学实验设计与课件编写 | 尚贞锋 | |
22 | 化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物理化学基础课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 | 许秀芳 | |
23 | 化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 | 章应辉 | |
24 | 化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公能”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实施与完善 | 郑龙 | |
25 | 化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群组教学与网页多机实时共享 | 乔园园 | |
26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校级一般 | 环境科学专业主干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方法新体系的构建研究 | 孙红文 | |
27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校级一般 | “公能”特色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 鞠美庭 | |
28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青年教研 | 以“高校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鲁金凤 | |
29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青年教研 | 基于《环境与健康》的公选课启发式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 刘春光 | |
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青年教研 | 《电工基础》在我国环境污染控制和节能减排战略中的定位及应用 | 展思辉 | |
31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教务管理 | 基于DPSIR模型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公能特色”人才培养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 刘海峰 | |
32 | 计控学院 | 校级一般 | 信息安全专业“三学期”教学计划调整问题研究 | 贾春福 | |
33 | 计控学院 | 青年教研 | 基于案例教学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内容改革与实践 | 于刚 | |
34 | 金融学院 | 校级一般 | 金融学系专业课程关于师生互动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 | 周爱民 | 优秀 |
35 | 金融学院 | 青年教研 | 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金融交叉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 柳明 | |
36 | 经济学院 | 校级重点 | 以“公能”素质为核心,构建南开风格的理论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 | 段文斌 | 优秀 |
37 | 经济学院 | 校级一般 | 经济类课程实践教学建设研究 | 宁光杰 | |
38 | 经济学院 | 校级一般 | 教师与学生信息传递失真与对策研究——以“讲一练二考三”为特点的教学组织与课程考核实践 | 高嵩 | |
39 | 经济学院 | 青年教研 | 按公能素质教育要求推动“发展经济学”互动式教学研究 | 姜磊 | 优秀 |
40 | 经济学院 | 青年教研 | 以互动参与模式组织本科生主动学习、思考经济思想史 | 杨光 | |
41 | 经济学院 | 青年教研 | 《政府会计》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 郭玲 | |
42 | 经济学院 | 青年教研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建设与改革 | 吴明华 | |
43 | 历史学院 | 教务管理 | 如何调动本科生学习兴趣——以夏季学期课程体系建设为例 | 谢东 | |
44 | 旅游与服务学院 | 校级重点 | 南开特色旅游专业内涵建设 | 陈家刚 | |
45 |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 校级一般 | “公能”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 徐曼 | |
46 | 软件学院 | 青年教研 | 面向智能移动开发的创新人才培养 | 师文轩 | 优秀 |
47 | 软件学院 | 青年教研 | 互动式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开发与共享研究——以《数字媒体》课程为例 | 王斌辉 | |
48 | 软件学院 | 青年教研 | 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改革与创新实践的研究 | 李兴娟 | |
49 | 软件学院 | 教务管理 | 基于多主体的可跟踪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申哲 | |
50 | 商学院 | 校级一般 | 网络智能化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互动式变革与创新研究 | 李莉 | |
51 | 商学院 | 校级一般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构建适应“公能”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研究 | 安利平 | |
52 | 商学院 | 校级一般 |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 | 杨坤 | |
53 | 商学院 | 校级一般 | 基于利用者视角的会计学内容体系改革研究 | 王志红 | |
54 | 生命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开辟和开发创新性神经生物学系列实验的尝试 | 刘燕强 | 优秀 |
55 | 生命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伯苓班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改革 | 朱晔荣 | 优秀 |
56 | 生命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新型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 石建党 | |
57 | 生命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细胞生物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周 军 | |
58 | 生命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 “讲一练二考三”教学理念的探讨 | 蔡 峻 | |
59 | 生命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伯苓班生物化学实验体系的建立 | 赵立青 | |
60 | 生命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改革探索 | 马 挺 | |
61 | 生命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植物学实践教学标本库及网络资源建设 | 沈广爽 | |
62 | 生命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基于“公能”素质培养的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赵念席 | |
63 | 生命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生物化学课程“练二”的组织和实践 | 李登文 | |
64 | 生命科学学院 | 教务管理 | 坚持“育人为本”,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探索精细化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 | 严冰 | |
65 | 生命科学学院 | 校级重点 | 构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训平台 | 刘 方 | |
66 | 数学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大学文科数学”课程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 戴瑛 | |
67 | 数学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立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刘春根 | |
68 | 数学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代数类课程中的素质教育改革探索 | 邓少强 | |
69 | 数学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以“再发现”为主导的研究性和自主性学习 | 朱富海 | |
70 | 数学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信息论教学内容补充研究 | 高建召 | |
71 | 数学科学学院 | 教务管理 | 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南开大学双辅修班人才培养研究为例 | 宋琼 | |
72 | 素质教育基地 | 校级重点 | 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科学教育公共课的建设及推广 | 顾沛 | 优秀 |
73 | 泰达学院 | 校级一般 | 国家试点学院改革下“公能”特色的经管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 陈建国 | |
74 | 体育教学部 | 校级重点 | 《以讲一练二考三》为特点的体育教学与考评体系改革与实践 | 游江波 | 优秀 |
75 | 外国语学院 | 校级重点 | 国际化高素质的“公能”特色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刘雨珍 | |
76 | 外国语学院 | 校级一般 | 英语专业阅读课思辨能力培养与专业化改革 | 郝蕴志 | |
77 | 外国语学院 | 青年教研 | 加强互动与参与—英语专业语法教学新思路 | 王冬焱 | |
78 | 文学院 | 校级重点 | 编辑出版人才创新性培养模式与途径研究 | 刘运峰 | |
79 | 物理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多元化学生交流在公能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 李川勇 | 优秀 |
80 | 物理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基于国内访学的物理拔尖学生“公能”素质培养探索 | 吴强 | |
81 | 物理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光学》课程中“讲一练二考三”的探索 | 孙骞 | |
82 | 物理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利用竞赛辅导,培养“公能”特色的专业人才 | 刘丽飒 | |
83 | 物理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以学科交叉成果促进《大学物理》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 李玉栋 | |
84 | 物理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专业实验室的夏季学期实践教学研究 | 吴雪 | |
85 | 物理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团队合作研究开放题目,加强本科生综合科研能力培养 | 张春玲 | |
86 | 物理科学学院 | 校级一般 | 学业导师在公能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 罗延安 | |
87 | 物理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物理学类创新研究与训练教学体系研究 | 余华 | 优秀 |
88 | 物理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实验课程在线预习与考核系统 | 孙益顶 | |
89 | 物理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开放性实验题目与分组式讨论相结合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 朱江 | |
90 | 物理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液晶非线性光学性质系列实验的启发式教学 | 王铮 | |
91 | 物理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 叶青 | |
92 | 物理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微波系列实验教学 | 牛紫平 | |
93 | 物理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变频动态磁化特性曲线实验 | 李飞飞 | |
94 | 物理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基于有限差分的光学虚拟实验设计与研究 | 钱钧 | |
95 | 物理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微纳结构光学性质”研究型系列化实验的设计与开发 | 陈靖 | |
96 | 物理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本科创新型、研究型实验—铌酸锂晶体纳米线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物理特性实验的研究开发 | 陆文强 | |
97 | 物理科学学院 | 青年教研 | “密度泛函理论与应用”教学组织与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 胡振芃 | |
98 | 物理科学学院 | 教务管理 | 素质教育环境下基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研究 | 文小青 | |
99 | 物理科学学院 | 教务管理 | 改进和完善大学物理网站,使其更好地为大学物理教学和管理服务 | 曾晓伟 | |
100 | 药学院 | 校级重点 | 《药物化学》课程及教学改革 | 李月明 | |
101 | 药学院 | 校级一般 | 《天然药物学》的整合教学 | 李静 | |
102 | 药学院 | 青年教研 | 《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 卢亚欣 | |
103 | 医学院 | 校级重点 | 双专业共建共享药理学课程平台建设 | 张京玲 | 优秀 |
104 | 医学院 | 校级一般 | 突出“公能”特色的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 倪虹 | 优秀 |
105 | 医学院 | 校级一般 | 医学生统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调研与实践 | 张敏英 | |
106 | 医学院 | 校级一般 | 人体解剖学素质教学模式的探索 | 车永哲 | |
107 | 医学院 | 校级一般 | 开展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生物安全保障机制的建立 | 刘寅 | |
108 | 医学院 | 校级一般 | 医学免疫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可行性之探讨 | 王悦 | |
109 | 医学院 | 青年教研 | 利用斑马鱼进行组织胚胎学实验的综合设计 | 陈冬艳 | |
110 | 医学院 | 青年教研 | W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 刘春华 | |
111 | 医学院 | 青年教研 | 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医学分子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高杨 | |
112 | 医学院 | 青年教研 | 病理讨论法在药理课-“化学治疗药物”教学中的应用 | 杨亮 | |
113 | 医学院 | 青年教研 | 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外科手术学》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实践 | 秦君芳 | |
114 | 医学院 | 青年教研 | 以PDG教学方法为基础的组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罗娜 | |
115 | 医学院 | 教务管理 | 医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张岩 | |
116 | 哲学院 | 校级重点 | 哲学类本科生选拔与培养模式改革 | 王新生 | |
117 | 哲学院 | 校级一般 | 建构哲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 薛富兴 | |
118 |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校级一般 |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制定 | 李瑛 | |
119 |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校级一般 | “知、研、用”三重目标下的本科生课程改革——以教育心理学为例 | 周详 | |
120 |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青年教研 | 将“模拟”方法引入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 | 刘丰 | |
121 |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青年教研 | 以提升知识运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 陈纪 | |
122 |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教务管理 | 教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实践研究 | 雷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