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谢晴川博士合编新书《远观译丛之中国知识产权法: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新探索》出版

发布者:李雁伟发布时间:2018-11-08浏览次数:1340

何天翔、谢晴川   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88月版


【简介】

【分卷主编】何天翔、谢晴川

【译者】何天翔、谢晴川、王杰、彭耀进

何天翔,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助理教授,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知识产权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

谢晴川,南开大学法学院讲师,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

王杰,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助理研究员,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法学博士。

彭耀进,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法学博士。

本书共译介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著名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的10篇研究成果,内容涵盖文化、知识产权法学、法经济学、法史学等领域,是交叉领域研究的范本。

本书通过对传统以及新兴知识产权法议题的比较研究,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揭示知识产权的特质,展现外国学者在观察中国法时的独到见解。外国学者对中国知识产权法的专题研究并不多见,但也不乏精品。虽然知识产权法只是众多部门法中的一个子集,但其蕴含的潜能无限,希望本书能够展现其中之一二。

【序言】

在过去的许多年间,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国外学者所热议的重点话题之一。虽然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但在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知识产权学术界所进行的讨论,与外国知识产权学术界之间一直脱节:我国的学者对外国学者的“皮毛研究”颇有微词,而外国学者也对我国学者的学术成果表示难以理解。因此,除了假定外国学者们对国内知识产权制度,乃至学术界的研究,多带有这种“雾里看花”的嫌疑之外,我们是否也应当有机会拨开这层迷雾,来看看这些产自异域的“花朵”,是否真正触及了我们所关心的问题?这也正是本卷编译者的初衷之一。

知识产权这门学科,以及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的相关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学科、一个制度表象本身的问题;它涉及政治、经济甚至历史在内的各种学科。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本身也并不特别,从表面上看,现行的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已与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相差无几。而特别的是,与知识产权制度无法分离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制度、习俗等植根于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这些“特质”。正是这些特质,才使得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如此复杂和如此值得探讨。也正是这些特质,才让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光彩。事实上,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已经从早期的纯规范研究,转向了一种跨学科的、跨领域的综合研究,由于知识产权的不断发展,所涉及的问题也日益广泛与包容,可以预见这样的发展趋势还将会持续下去。因此,本卷所介绍引进的文章范围,不仅仅包括对知识产权法学理论方面进行的论证,也包括一系列从文化、历史、经济等角度,对中国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的精深探讨。而本卷文章的作者,既有德高望重的资深教授,也有年富力强的年轻学者,还有已经奋战在知识产权行业的业界精英。相信他们的声音,可以略微描绘出在外国学者心目中,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独特外貌。

本卷内容首先以文化解构为题,一览韩诺季教授将如何以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来解构中国普遍存在的山寨问题。第二部分的专题剖析,围绕着版权以及商标问题进行。首先,蒲睿恪教授将对哈佛大学费舍尔教授所提出的“替代补偿机制”理论进行“中国式”的改造,以期能为中国解决盗版问题提供借鉴;罗伯特·罗戈尔斯基和肯尼斯·贝森这两位曾经的哈佛高材生,现在的业界精英,为我们说明诸如戏仿等转换性使用,将如何协调美国在中国的经济和民主追求之间的冲突;阮轩桃教授通过深入剖析中国商标法律体系中的赔礼道歉救济措施,为美国处理商誉受损的案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第三部分国际博羿专题中,娜塔莉·斯弢昂奥夫教授,以中国与外国间的经济互动为背景,来研究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变迁,并就WTO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影响作出评析;安臣·坎普曼·桑德斯教授结合法经济学与国际经济法理论,对中国如何应对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挑战提供了独到的见解。第四部分,对中国知识产权的历史回溯作了重点回顾:梅西教授以自身多年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的经验,为我们简要重述了长达十年的中国知识产权变迁史,以及在这一变化背后的艰辛博弈;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本野英一教授,以翔实的史料及图片,对1923年中华民国时期发布《商标法》前后,中日、中英之间的商标权纠纷进行了详尽的梳理。第五部分以一篇综述性文章作为收尾:来自马里兰大学法学院的派翠西亚·坎贝尔教授以及来自该校工程学院的迈克尔·裴教授,共同就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总体作出了述评。本卷的最后部分,刊载了早稻田大学上野达弘教授的特稿,其对中日两国共同关心的形象权商业化所引起的问题,以及日本最高法院的最新判例进行了解读。

编者选择了以上文章介绍给读者,并非因为这些文章观点绝对正确,也并非基于编者本人的偏好以及特定作者的名声。选择的标准,就在于能否激扬学术,鼓励思辨。如若能借此为国际学界与国内学界之间提供一个相互评判的平台,在国内学者与国际学者之间搭建一个相互了解的桥梁,那么我们的目的就已经达到。当然,“西学东渐”式的做法,虽然能为中国学者构筑自身的学术批判理论提供思想来源,却并不能成为中国学术批判理论的主心骨。我们必须坚持这一观点。

新科技发明的不断出现,正日益冲击着知识产权制度本身;而全球化的浪潮对知识产权制度带来的影响,也正在通过各种不同的国际公约与协定得以显现。在未来,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究竟还能维持多久?而我们的过去,会对思索未来之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于来自中国的知识产权研究者们来说,思考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在下一个十年内将如何发展才足以应对新科技带来的挑战,或许正是当务之急。《诗经·小雅·鹤鸣》有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健康的学术批评。正如中国知识产权先驱者郑成思教授与哈佛大学安守廉教授,就宋代的版权问题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进行的学术争论一样,本卷编者也期许,我们所挑选的这些发出了“另类”声音的文章,能引起中国学者的共鸣或者批判。也希望这种共鸣或批判,能为中国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寻找到一定的指引。

何天翔、谢晴川


【远观译丛简介】

远观译丛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继“外国法律文库”之后最新推出的一套法学专业译丛,主要译介域外法律学人论述中国法律的论文和专著。丛书首辑包括域外学者论述中国民法、刑法、刑事司法、破产法、公司法及知识产权法的论文集6卷和徐小群教授著《现代性的磨难:20世纪初期中国司法改革(1901--1937)1本。

【丛书主编】陈夏红,法学博士。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副编审,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研究员。


世界这么大,不同文明只有互相了解,才能互相促进,法治尤其如此。我年轻时,国家派我去苏联学习法律;改革开放初期,我有机会通过课堂,让学生学习罗马法、西方国家民商法;到90年代,我又有机会应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之邀,主持“外国法律文库”,为中国法学界引进一大批高水平的法学著作。这些工作为我们的法治建设,奠定了丰厚的基础。我国法治尚未成功,我们既需要继续学习外国法的制度、方法、理念和文化,也需要了解外国学者如何评价我国的法律制度。陈夏红主编的这套远观译丛,译介了最近几年外国法学家论述中国法律问题的学术论文,我认为十分有意义。

----江平(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版权所有@南开大学法学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