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教师获得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资讯来源: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实验室发布时间:2022-12-11点击量:25

12月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5位教师获得立项。立项名单如下: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刘风义

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中的效率增进与协同推进共同富裕路径研究

乔晓楠

数字经济赋能全球价值链韧性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永进

全球产业智能化对我国供应链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李磊

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带动城市群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周京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的项目,是衡量一所大学“双一流”建设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

获批项目介绍:

刘凤义教授:《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是用创新理论科学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本课题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和基本原理出发,系统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如何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对象、研究任务、重要范畴、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和广义政治经济学等,坚持、发展和创新的。


乔晓楠教授:《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中的效率增进与协同推进共同富裕路径研究》

  本课题涉及“效率增进”与“共同富裕”两大核心议题,并且聚焦于“劳动力要素配置”。对此,课题组尝试以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按照“原理论-阶段论-对策论”的研究脉络,综合运用数理政治经济学的相关方法,从城乡、区域、产业等维度探索优化劳动力要素配置的有效路径,并且力求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王永进教授:《数字经济赋能全球价值链韧性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课题立足数字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围绕如何实现价值链韧性提升这一总体目标,在全球价值链面临停顿、回缩和断裂风险的背景下,系统研究“数字经济赋能全球价值链韧性提升”这一主题。本课题紧紧抓住“全球价值链韧性”这一核心概念,提出影响全球价值链韧性提升的三大要素,即国际竞争力、价值链柔性和价值链拓展,进而沿着这三大要素展开数字经济赋能价值链韧性提升的三个子课题,最后落脚于数字经济赋能价值链韧性提升的政策设计。


李磊教授:《全球产业智能化对我国供应链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本课题在全球产业智能化风起云涌,传统要素禀赋理论被颠覆的背景下,通过清晰界定产业智能化内涵,将供应链安全分解为外部风险、内部自主可控和内外关联韧性三部分,理论和实证研究全球产业智能化对我国供应链安全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方案。本课题研究一方面能使各界明了全球产业智能化对我国供应链影响的内在机制,提供应对全球产业智能化、保障供应链安全的有效及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另一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可明确人工智能影响下的全球经济格局演变与国际市场竞争态势,并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提供智能化道路参考。


周京奎教授:《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带动城市群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本课题立足新时代对城市群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需求,以明晰重大现实问题为引领,以构建理论创新体系为支撑,以探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带动城市群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解决方案为目标,从科技创新带动协同创新视角构建城市群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基于此提出“发挥中心城市科技创新集聚与扩散效应,形成城市群科技创新网络,推进城市群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促进城市群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解决方案,并从科技创新推动跨区产业空间形态识别视角、跨区产业空间网络识别视角,提出对应的量化评估方法和可能的政策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