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下午,南开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支部书记带领下,古籍特藏党支部全体七位党员参观了天津市民李保田先生的私人藏书博物馆。博物馆的主要藏品是清代及民国时期教课书,现存总量达15000余册。
李保田先生数十年来致力于老教材的收藏和研究,现存清代及民国老教材总量达15000余册,含清代、民国和1949年至1954三个时期,分40余个学科大类,其中已成套教材约1100余套。为清代民国及解放初期老课本收藏最多世界纪录保持者。在时间段上划分,李保田先生收藏教材的时间段涵盖1745-1949年。时间延续基本不间断,其中最早的课本《四书朱子本义会参》,乾隆年间刻本,为我国教材实物中最早出现“课本”名称的珍贵史料,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经过李保田先生整理的1100余套老教材,基本填补了晚清民国期间的史料空白。在这些老旧教材材料中民国时期的主流教材基本齐备。
此外,李保田先生收藏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稀世珍本很多,大约有四分之一为孤本,有一半为存世量不超过两本。国内各机构收藏的绝对主体是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的教材,而最精彩的部分则缺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中小学教科书目录》,中共革命根据地的红色课本极少,各伪政府如满洲国、汪精卫政府、维新政府、蒙疆政府、察南政府、晋北政府、冀东政府及香港课本均没有。而在李保田先生的藏品中,前述稀缺教材合计已达1200余册,已成套的有70余套。另一类稀缺教材,如地方政府教材(主要是山西阎锡山政府),1949-1953年国家统编教材未编订完成时,各地区人民政府、军管委会编订的临时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宗教教材、社会教育教材、职业教育教材、幼儿教育教材、女子教育教材、童子军教材、音体美、书法、武术等稀见教材约1300余册。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写给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贺信中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这些民国时期到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老旧教材实际上就是当代中国和历史中国文化延续的具体表现,教材中无形的精神财富也需要我们去继承与发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历史贡献。
此次党日活动,大家系统翻看了各解放区教材、49-53年各地区不同的教材、50年代上半期政府面向社会普及教育的大量教材,都是以往不得见的珍贵读本,可以看见中国共产党在物质匮乏时代致力于学校教育的不懈努力,以及关注老百姓教育的初心,完善了各位党员心目中对教材的认知,部分理清了社会主义中国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历史脉络,同时也展现了各时代的教育理念与物质社会状态,收获良多。参观结束后,全体党员与李保田先生合影留念。(郭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