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之声
百场国图公开课推出宁宗一教授主讲“说不尽的《牡丹亭》”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1-03-06 16:10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韦承金)春节期间,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赏春意 品书香 暖万家”春节主题活动,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学鉴赏、艺术欣赏、文化交流与共荣、教育课堂、科学技术等六个专题,线上推出百场国图公开课。其中有著名古典小说戏曲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宁宗一先生主讲的“说不尽的《牡丹亭》”。

  报告中,宁宗一先生以经典文本的界定标准及阅读经典的意义、戏曲欣赏的关键为切入点,从《牡丹亭》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力、《牡丹亭》在戏曲表演发展过程中的接受史等方面,对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进行全方位解读,希望昆曲能在当代拥有越来越多的知音,也希望当代人能在经典名作中找到现实意义。

  何谓“经典”?经典文本的核心价值何在?宁宗一先生认为,经典文本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审美化、心灵化的,应该具有一种心灵史的意义”。凡是文学经典文本,必然有三个标志:经过历史筛选,真正进入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史和文学史里;有原创性,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及划时代的意义;当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以当时最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人民的真实生活,写出当时人们的“心灵”。而汤显祖的作品《牡丹亭》,正是这样的文学经典文本。

  通过汤显祖的自评,沈德符、冯小青等对《牡丹亭》的高度评价,以及《牡丹亭》对曹雪芹《红楼梦》的影响,宁宗一先生介绍了《牡丹亭》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及巨大影响力。

  《牡丹亭》的题材,与其他大多传奇剧本一样,都是渊源有自的。它吸取了明代画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的故事框架作为题材、素材,在某种意义上说也不过是一种改编而已,单从情节来看,这是一出有些俗套的才子佳人戏,为什么它能获得如此崇高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呢?宁宗一先生认为,因为《牡丹亭》“实现了一次真正的、崭新的审美超越”。

  “剧作中展示了一朵美丽的爱情之花,但它却生长在一个完全不适合、不允许它生长的土壤中,既不合时宜,也不合地宜。这种正常人在非人境遇中的自然而又合理的向往与渴求,本身就可以看作是对既定传统观念的一种反驳、一种蔑视,它表明了青年男女的生命精神和人性之光。”宁宗一先生认为,“汤显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给予了‘才子佳人信有之、状元及第大团圆’的俗套子以真正的审美超越。”

  “《牡丹亭》在当时显示出来的人性之广、人性之美,使其具有了一种精神号召的作用。特别是在随意埋葬、扼杀真正最美的东西的时代,《牡丹亭》的号召力更是大到不可估量。”宁宗一先生以《牡丹亭·寻梦》一折为例分析道,“有一支曲子叫《江儿水》,曲词唱道:‘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这是杜丽娘从心灵深处发出憧憬自由生活的呼喊,可谓深沉有力。与此同时,我们又可以从中看出一个少女内心深处的凄楚和哀怨,这全是来自当时社会的压抑,那不自由自主的世界给杜丽娘的内心投下了暗影。汤显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戏曲家,他以呼唤‘情’来表示对那种违反人性的所谓的‘理’的彻底否定。”

  “《惊梦》里有一首关键曲叫《醉扶归》,里面有一句唱词是“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这是全剧的关键句,不仅是杜丽娘的心灵自白,更是汤显祖的心灵自白。”以《牡丹亭 惊梦》为例,宁宗一先生进一步分析道,“由此不难发现,正是由于杜丽娘对自由意志的执着追求,她才会去‘寻梦’。梦在哪里?梦是寻不到的。于是她因情而病,感病而死。表面上看,杜丽娘的死因是太过痴情,得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相思病,但一旦进一步追索,我们就会明白这是一种和自由意志绝对对立的理学戕害的结果。”

  即便在我们今天看来,《惊梦》《幽媾》《回生》这些关目都属于艺术虚构的范畴,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它们却是从现实生活中生发出来的”。“因此我们说,《牡丹亭》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拟、一种隐喻,是现实生活的象征,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种呼唤的反映。”宁宗一先生说。

  这样的艺术虚构,要向今天的我们传递些什么呢?宁宗一认为,作为精神产品的《牡丹亭》的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它所传递的精神不是虚构的。通过《牡丹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汤显祖用自己奇丽的想象在艺术的浩瀚天空里伸展飞翔的翅膀,也看到了他渴望这种美好的理想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真正实现的愿望。“人需要有理想,有一种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需要有不断追求理想的热情。理想、执着、热情,像追求爱情生活一样,这些是我们做任何事都不可或缺的重要品性。”

  “大凡看过《牡丹亭》的人,都会被它的生命精神和人性之美所感染,将它作为隐形的精神摇篮。四百多年前的汤显祖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可见他具有相当强大的精神力量。”宁宗一先生进一步总结道,“真正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捍卫人性的,越是在灵魂不安的时代越需要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来对我们进行抚慰,这就是经典的力量,也是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的真正的鼓舞。”

  讲座中,宁宗一先生还介绍了《牡丹亭》的传播史和接受史。他认为,这部具有着生命精神和人性之美的传奇剧在评论和改编中不断发展、前行。对于《牡丹亭》的评论,内容繁多且众说纷纭,对于《牡丹亭》的改编,也是各种各样层出不穷。但无论是肯定它或是否定它,再或者是围绕它进行激烈的争论,都是没有止境的,《牡丹亭》就这样在说不尽中流动。

  以华粹深先生整理改编、俞平伯先生校订的缩编版《牡丹亭》和白先勇先生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为例,宁宗一先生分析了《牡丹亭》在当代的改编和传播特点。他认为,《牡丹亭》经过当代的重新解读和阐释,它所包含的青春之美、心灵之美及对心灵自由的关注再次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当代的改编版把一个个活生生的心灵拖出水面,让当代人能够与前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互动。

  “汤显祖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美学家、一位伦理学家,更是我们绝好的知己……我相信《牡丹亭》已经进入经典,《牡丹亭》是说不尽的,《牡丹亭》永远活在舞台上。”宁宗一先生说。

  据悉,此次“赏春意 品书香 暖万家”主题百场国图公开课,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图老专家回信精神,充分发挥图书馆“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加强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丰富春节期间广大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

编辑:韦承金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成立4...
【巍巍南开105】南开大学·中...
南开大学医学院纪念首届招生...
校友捐赠珍贵档案 助力学校事...
我校获批40项国家社科基金年...
【巍巍南开105】纪念南开大学...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
【巍巍南开105】1994届校友回...
李正名奖学金捐赠暨首届颁奖...
校领导会见常青藤文化集团董...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