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南开大学 >> 南开要闻
【迎接党代会】为创建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接续奋斗 ——中共南开大学历次党代会回顾
来源: 南开大学新闻网发稿时间:2022-01-06 19:10

  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

      党委是领导学校事业发展的政治核心,党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一项带根本性的组织制度,对于加强党的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引领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1959年至今,我校已召开了9次党员代表大会,举旗定向、规划未来、凝聚共识、奋力前行,对推进南开事业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在第十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对历次党代会作一回顾,是非常必要的。

  南开党组织的建立与领导体制的完善

  肇端于民族危亡,诞生于“五四”大潮,南开大学有着与生俱来的爱国主义基因。从校父严修“勿志为达官贵人,而志为爱国志士”的期冀,到张伯苓校长“爱国三问”的呐喊,从“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建校理念的提出,到“知中国、服务中国”办学宗旨的确立,南开人爱国初心从未改变,报国之志坚定不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强烈的爱国主义、浓厚的家国情怀,使南开园成为滋养进步思想的沃土、培育爱国志士的摇篮和党在北方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阵地。周恩来、马骏、于方舟、陈镜湖等一批南开学子均为党的早期党员和地方党组织创始人。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后,党在南开的影响日益扩大。1926年,范文澜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学校党的工作。1933年5月,中共天津市委领导8个支部,南开大学党支部就是其中之一。学校党组织建立以来,尊重创建人的办学理念,赓续南开光荣传统,坚持南开道路,光大南开品格,弘扬南开精神,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实现了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统一领导。1949年10月,南开大学党支部按照上级要求举行公开大会,结束了秘密状态。1950年9月,学校成立党总支委员会,1953年建立党组。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党在高校的组织体系也逐步健全。1956年5月,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成立,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1958年,按照中央“一切教育行政机关和一切学校,应该受党委领导”的规定,学校开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正式明确了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1959年8月,学校召开首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南开大学第一届委员会、中共南开大学监察委员会,健全了党对南开领导的组织体系。其后,高校领导体制几经调整,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据此,学校确立并不断完善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其运行机制。

  与此同时,党的建设得到加强,积极吸收优秀分子入党,壮大党的队伍。1956年党委成立后,全校有28个支部、党员人数从组织公开时的38名增加到330名。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建设也取得进展,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级党组织在工作中起到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南开师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努力奋斗,学校各项事业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历次党代会的召开与南开事业发展

  1959年8月2日至4日,中共南开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探索符合国情发展道路的起步阶段、学校经历了“大跃进”背景下的教育大变革、着力整顿教学秩序的重要节点上召开的。党委书记高仰云在会上作工作报告,总结了校党委自1956年6月成立以来3年的基本工作,明确今后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党对教学和科研的领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深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提高教育质量而奋斗。大会将“提高教育质量”确定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作出稳定学校发展规模、建设“三结合”教育基地、大力培养师资、建立学校工作新秩序、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五方面工作部署。大会特别强调了增强党的团结的重大意义,指出不断加强全党的团结,加强全校教职员工的团结,是完成学校任务的重要基础。

  1973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南开大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文革”后期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纠正极左思潮,学校各项工作出现转机的形势下召开的,对于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调动师生积极性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会上,校革委会主任卢志斌作工作报告,总结了学校开展教育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明确了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1985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共南开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三个面向”为指导的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学校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加快改革建设步伐的形势下召开的。党委书记李原作题为“坚持改革,提高质量,在更坚实的基础上阔步前进”的工作报告,回顾了学校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走过的奋斗历程与取得的成绩。六年来,南开由原来的9个系、18个专业、2个研究所,发展为21个系、47个专业、10个研究所,并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地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经济学院;全校各类学生总数达8327人,教职工达4059人,和解放初相比,在校学生增加7倍,教职工增加10倍,学校建筑面积增加12倍;共毕业本科生5526人,研究生516人。大会指出,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是: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坚持“三个面向”办学方针,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的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准备合格人才。大会围绕“在当前改革的形势下,南开怎么办”这一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关心的问题,提出了“团结奋斗,致力改革,着重提高,适当发展,打好基础,准备‘起飞’”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制订了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坚持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加强协作攻关,多出科研成果等战略举措,对于加强党的领导,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和各项工作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理整顿、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中共南开大学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于1989年3月25日至29日召开。党委书记温希凡作题为“振奋精神,深化改革,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工作报告,回顾了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党委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成绩。三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本科生4259人、研究生1069人;11个学科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两个实验室被确定为重点实验室;新上科研项目460个,共获科研成果奖249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2项。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综合大学的战略目标,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以干部工作为突破口,改革和加强管理工作,保证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此次党代会的召开,对于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创造安定团结、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推动南开综合改革深入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1993年2月25日至27日,中共南开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此次大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南开加快改革和建设步伐的形势下召开的。时任党委副书记洪国起作题为“加强党的建设,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为把本校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总结了党委4年来的工作与取得的成绩。四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本科生6265人、研究生1774人;调整专业13个,其中新增专业7个;共承担科研项目783项,获科研成果奖138项;与55所大学建立了国际合作交流关系。大会指出,学校在“八五”期间改革和发展目标是:建成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基地,使我校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重点大学前列。围绕这一目标,大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是方向,学科建设是龙头,深化改革是途径,提高质量是中心”的改革思路,部署了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提高学术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改革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校办产业;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等6项重点工作。此次党代会的召开,为确保学校事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完成,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党和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学校实施“九五”计划、为全面实施“211工程”建设规划打基础的重要历史节点,中共南开大学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于1997年3月27日至29日举行。党委书记洪国起作题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前进,以新的姿态跨入21世纪”的工作报告,总结了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四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本科生5869人、研究生2285人;新增本科专业12个、硕士点8个、博士点4个;共承担科研项目2195项,获科研成果奖146项;与13个国家的38所大学及科研机构新建了校际交流关系,总数达110所。大会明确提出学校在“九五”期间的奋斗目标是: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摆在突出位置,力争经过五年建设,实现“211工程”第一阶段目标,经过20年左右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为南开大学成为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大会部署了7项重点工作:一是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运行机制;二是深化教学改革;三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全面提高科研整体实力;四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流学术带头人;六是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七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此次党代会的召开对于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以昂扬斗志和奋进姿态进入新世纪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3年11月3日至4日,中共南开大学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南开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形势下召开的。党委书记薛进文作题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改革,坚持创新,为全面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总结了党委6年来的工作和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共培养本科生13726人、研究生7635人;本科专业由45个增加到67个,硕士点由73个增加到152个,博士点由39个增加到93个;国家重点学科由11个增加到18个;共获国家优秀教材奖9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共承担科研项目2784项,获科研成果奖308项;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65所大学及科研机构新建了校际交流关系。大会明确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即到2010年前后,把南开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再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努力和艰苦奋斗,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为实现这一目标,大会首次提出了“求精求强、注重特色”的发展思路,凝炼形成了质量提升、强势学科、人才强校、科技创新与国际化五大战略举措。大会强调,广大师生员工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机遇意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全体南开人中形成了高度共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发展方向。

  2011年9月26日至27日,中共南开大学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此次大会是在我国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学校处于全面加快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党委书记薛进文作题为“坚持育人为本,强化质量特色,努力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工作报告,总结了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八年来,学校共培养本科生24231人、研究生23699人;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发展到6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国家级重大奖励10项,省部级以上奖励数百项;与270多所海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在教育部和天津市支持下,津南新校区规划立项启动。大会明确提出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并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和质量、特色两大主题,部署了8项重点工作:一是全面实施“公能”素质教育;二是着力加强高水平学科建设;三是扎实推进人才强校工作;四是努力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五是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六是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七是精心规划建设津南校区;八是构建坚实的管理服务支撑体系。此次党代会进一步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南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课题,为推动南开更高水平发展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

  2017年1月12日至13日,中共南开大学第九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是在高等教育进入综合改革和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时期,学校实施“十三五”规划、迎接百年华诞的关键节点召开的。党委书记魏大鹏作题为“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为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总结了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五年来,学校共培养本科生15175人、研究生18600人;在全国高校率先制定了素质教育实施纲要;20个学科进入全国高校前10名;牵头或参与3个得到国家认证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要科研成果不断涌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项;津南校区建成启用,“一校三区”办学格局初步形成。大会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强调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学校改革发展,以强化质量、突出特色为基点,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并部署实施人才强校、学科提升、深化教改、创新引领、全球南开、校区协同、文化繁荣等七大战略举措,为学校建设“双一流”、苦干“十三五”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经验和启示

  回顾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的召开及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可以看到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为创建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进行不懈奋斗的清晰轨迹,并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历次党代会都强调党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强调为了完成使命就必须把自身建设好,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南开大学专业学院工作细则》《中共南开大学基层支部工作细则》等系列制度,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引领、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实践证明,建设好南开大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彰显党的领导这一政治优势,才能引领全校师生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行。

  二是坚持“公能”育人,把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神圣使命。历次党代会都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南开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党委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南开爱国主义传统和“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中汲取滋养,在全国率先推进“五育并举”的“公能”素质教育,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丰富“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三进”工作,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实践证明,只有牢记立德树人初心,坚持旗帜鲜明的引领导航,巩固强化学校的鲜亮底色,以爱国奋斗、铸魂育人的新作为,强基固本、铸魂聚气,才能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

  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日新月异”校训所蕴含的创新精神是南开人与时俱进的自觉追求。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既贯穿于办学发展的宏观思路上,又体现在敢为人先的具体举措中。学校党委坚持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引,积极推动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服务创新,坚持不懈地推动创新型大学建设,打造新引擎、发掘新优势、实现新突破。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拓,才能激发内生动力,汇聚发展活力;只有坚持深化改革,才能破解学校发展中的难题,持续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稳定,才能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稳致远。

  四是坚持教学基础地位,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从第一次党代会将“提高教育质量”确定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到新时代“南开40条”的出台,学校党委始终强调坚持厚基础、重质量的教学传统,巩固教学的基础地位,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稳步提升教育教学的基础建设与教风学风建设,不断深化和拓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南开教育教学的高质量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赢得了“南开学风,堪称一流”的美誉。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教学的基础地位,引导教师坚定教育梦想、潜心教书育人,才能以高水平教学为高质量人才培养筑牢根基;只有坚持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与综合竞争力,才能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一流人才。

  五是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打造学科综合优势

  学科结构和水平是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南开的学科设置始终与国家的发展紧密关联,从建校之初的文、理、商三科,到新中国成立后学科的增设;从改革开放之初率先恢复经济等传统优势学科,发展旅游等新兴系科专业,到明确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指导思想,再到新时期“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的制订实施,学校党委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学科建设规律,立足学校实际,夯实基础学科、传统学科,发展应用学科、新兴学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增强学科集群优势,才能提高学科整体实力,向建设一流学科目标大步迈进,为服务国家改革发展作出一流贡献。

  六是坚持人才强校,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从提出“建立一支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关键”,到将人才视为“学校发展的首要战略资源”,学校党委始终将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把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为基础性工作,大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实施人事制度综合改革,努力实现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突破。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队伍发展环境,拓宽人才队伍引育渠道,才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队伍支撑,不断提升南开的核心竞争力。

  七是坚持“四个服务”导向,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高校是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学校党委始终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理念,坚持“四个服务”导向,瞄准国家需求,扎根中国大地,紧贴社会实际,追踪学术前沿,通过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输送等一系列工作,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广泛赞誉。实践证明,只有自觉融入国家发展,引导、激励师生聚焦国民经济主战场,潜心科研,勇于突破,不断提高南开科研的原始创新能力,才能以高质量的成果为中国改革发展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贡献更多的南开力量。

  八是坚持开放办学,扩大南开国际影响力

  深化国际合作是南开迈向世界一流的显著标志和重要途径。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此作为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实施“全球南开”“留学南开”等计划,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模式改革,加强与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全方位提升办学国际影响力。实践证明,现代大学教育只有积极融入世界发展大势,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扩大教育资源,建构起充满活力的教育机制,在与世界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的互鉴互容互通中,不断向更卓越的目标迈进。

  九是坚持南开道路、光大南开品格、弘扬南开精神

  在百年办学实践中,南开大学走出了心系国家、服务社会的爱国道路,铸就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公能”品格,焕发出充满朝气、面向未来的青春精神,熔铸成历久弥新、宏阔厚重的南开精神,成为学校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学校党委坚持赓续文脉、弘扬传统,在守正创新中传承南开基因,从“公能日新”中开掘时代新义,塑造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使之成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内生动力。实践证明,只有在发展中坚持南开道路,光大南开品格,弘扬南开精神,才能一以贯之地坚持鲜明的南开特色,引领南开立足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潮头,永葆蓬勃发展朝气。

  十是坚持依靠全校师生,凝聚南开发展力量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南开大学是所有南开人的命运共同体,广大师生校友是办好南开的力量之源、发展之本。学校党委充分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提出“以共享发展增强办学活力”理念,坚持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充分调动所有南开人建设南开、发展南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师生校友的凝聚力、向心力、奋进力。实践证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不断提振南开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勇做标杆、矢志一流”的强大力量,学校发展就会动力不竭、勇往直前!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汲取力量、砥砺前行。在中共南开大学第十次党代会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记述党领导南开事业发展的奋斗历程,回顾历次党代会接力擘画的光辉历史,总结党领导办学治校的宝贵经验,是为了更好地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在南开新百年的新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践行初心使命,不负关怀嘱托,为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执笔:徐悦 张鸿)

编辑:郝静秋

微信往期推送
更多...
杨庆山出席巡视马克思主义学...
南开大学与美宝集团举行捐赠...
南开大学科技园科普基地获市...
南开大学青年教师获郭光灿光学奖
陈雨露深入思政课堂听课调研
南开团队在全谱多模式发光材...
我校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
开源安全奖励计划宣讲会在南...
新闻热线:022-23508464 022-85358737投稿信箱:nknews@nankai.edu.cn
本网站由南开大学新闻中心设计维护 Copyright@2014 津ICP备12003308号-1
南开大学 校史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由南开大学版权所有,如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