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蓝芳)1月18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十大创新成果,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在站博士后刘文玮论文《Metasurfaces-Based Information and Imaging Technology with Full Fourier Components》入选。
刘文玮201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站并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博新计划”)。博后期间,他在物理科学学院陈树琪教授、田建国教授和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赵颖教授的指导下,主要从事微结构超构表面光场调控、微结构功能设计等研究。
人工微结构是结构特征尺寸小于或接近于工作波长的人造结构,可以与电磁波发生强烈而丰富的相互作用,进而产生常规电磁材料所不具有的新奇光学现象。如何基于人工微结构实现光场信息及图像的高质量传输对光通信、光计算、光传感、光成像等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刘文玮等人开展的 “人工微结构光学成像信息理论与应用研究”,发展了基于全傅里叶分量调控的超构表面多路技术,利用各向异性电介质人工微结构的设计实现了高效率能量分配式多功能超构表面,不同功能的能量比可以在较大的设计范围内任意调节(2^-4 至 2^4),克服了纯相位调控的复杂迭代计算与固有噪声无法完全消除的缺陷,也克服了纯振幅类应用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一种超构表面透镜阵列,首次在人工微结构系统实现了被成像物体的三维高精度定位,定位精度达0.60%-1.31%,通过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将不同子图像的图像信息进行筛选结合,有效地消除了透镜固有的成像像差,进而提高成像视场至2×49.6°。这种方法不需要引入复杂的透镜组设计以及多层消像差设计,从而极大地简化了加工制备过程;此外,透镜阵列对于入射光偏振态不依赖的特性对于基于被动照明式任意物体的空间定位也具有明显意义。相关工作发表在Optica、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s in Physics-X等期刊上,“微结构透镜阵列和基于微结构透镜阵列的空间定位方法”获中国发明专利。
据悉,此次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十大创新成果遴选自82家设站单位的博新人员提交的270个创新成果,旨在进一步树立博士后创新典范。
“博新计划”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旨在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该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择优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专项资助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学校的积极推动下,近年来已有多位南开博士后入选该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