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凯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髋部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高,预计2050年将达到650万人,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约占43%。尽管骨科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但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发生率仍达2.5%~12.5%。
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a)以及抑制骨不连的改良模型——英泽钉(b)示意图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医学院院长张英泽教授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发表题为“Proximal femur bionic nail (PFBN): A panacea for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的研究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ng.2024.01.010)。该研究通过发展等效生物力学模型证实了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优于现有解决方案,如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和InterTan,能够显著降低股骨近端的最大应力,从而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张英泽院士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南开大学医学院张凯旋副教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南开大学医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这一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的资助。
该研究论文刊出后,三大国际媒体欧洲医疗网站Healthcare In Europe、美国医疗快讯Medical Xpress和美国科学新闻网EurekAlert!陆续报道该研究成果,并给予高度评价。
其中,欧洲医疗网站Healthcare In Europe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引发了对创伤骨科的研究激增。传统的内固定技术通常无法有效应对这类骨折带来的机械挑战,导致患者康复时间延长和并发症率增加。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PFBN)的发展,融合了张英泽院士提出的张氏N三角理论,提供了三角支撑固定,代表了对这类骨折治疗的范式转变。随着全球社会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PFBN的出现代表了一个重大的进步,有潜力提高全球无数患病个体的生活质量。”
美国医疗快讯Medical Xpress报道,“这项研究的意义超越了PFBN的具体应用价值,同时指明了发展下一代内固定系统的新思路。这项研究的发现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群中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个体带来一线希望。”
由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办的科学新闻网站 EurekAlert!发表评论性文章“Proximal femur bionic nail offers new hope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s”(《股骨近端仿生髓内钉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带来新希望》)。该文章报道,“PFBN固定技术能够调节股骨近端局部力学环境,创造出有利于老年粗隆间患者术后恢复的生理过载状态。张英泽院士团队的研究结果为老年粗隆间患者带来新希望,为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提供了变革性途径和新思路,有可能彻底改变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策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进程。同时,该弹性形变原理还将有助于推动其他骨折治疗策略的革新。”文章同时对此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项研究的发现具有深远的意义,为高危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带来了新希望。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PFBN的出现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将大大提高全球无数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悉,PFBN目前已获6项授权专利,2项注册证,并在新加坡、阿联酋、秘鲁等全球30多个国家的1000余家医院开展应用,成为国产骨科内植物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据了解,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成立于184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和工程学协会联合体,也是多种高影响力科学期刊的出版商,其中包括全球最具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Science)杂志。EurekAlert! 是AAAS运营的独立编辑、非营利的新闻发布平台,为公众提供来自世界顶尖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前沿研究和重要科学新闻。美国医疗快讯Medical Xpress隶属于美国科技新闻网站,且在行业内以报道医学和健康相关新闻而具有良好声誉。欧洲医疗网站Healthcare In Europe是一个展示医疗技术与医学研究最新进展的国际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