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袁伟)日前,由崔国良、常健、张兰普任主编,档案馆副研究馆员张兰普编辑整理的《张彭春文集·日记卷》(上、下册)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纪念南开大学成立105周年。
《张彭春文集·日记卷》一书收录了目前发现的张彭春1923年1月至1929年9月和1932年7至11月两个时段的日记,共计124万字。书中涉及人物与事件密集且众多,为方便读者阅读与理解当时情境,整理者在精心编校的基础上,加注了770余条注释。
日记内容记录了清华学校改制为清华大学的过程,及此一时期南开大学、中学的改革与发展历程,反映了张彭春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教育理念。日记中语言特色鲜明,情感真挚赤诚,极具张彭春个人风格,反映了一位民国教育家的心路历程。
据悉,张彭春(1892—1957),字仲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中国现代教育家、戏剧家、外交家,张伯苓校长胞弟。张彭春先后担任清华学校教授、教务主任,南开大学教授、南开中学主任、代理校长等,先后参与了南开大学与清华大学两所大学的创建工作,是两所大学框架的主要设计人,并提出了“开辟的经验”的教育理论。他是中国戏剧大师曹禺的艺术启蒙导师,中国话剧在北方的奠基人。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张彭春奉派赴欧洲宣传中国抗战。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张彭春参加联合国工作,任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常驻代表,提议成立世界卫生组织,被联合国采纳。1947至1948年张彭春担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副主席和《世界人权宣言》起草委员会副主席,成为该宣言的主要起草人,被学界认为是“世界人权体系的重要设计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