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理解和阐释马克思哲学的核心问题上,学界历来存在着重大分歧,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分歧点在于,到底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何种要素在马克思那里发挥了关键作用。黑格尔辩证法历来被视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部件,然而迄今为止,各种黑格尔式的解读虽然在批驳自第二国际以来的机械唯物主义阐释方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却难以解决决定论与能动论之间的二律背反,也无法容纳马克思哲学中复杂的逻辑和思想元素。有学者曾尝试借助于海德格尔等二十世纪哲学的元素,以图对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进行建构,但不仅缺乏有说服力的文献支持,而且最终大多回转到变相的黑格尔主义。
王南湜教授近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克服马克思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之弊,发掘马克思哲学中的近康德元素,并力图发掘其对于马克思哲学以及当代中国哲学建构所具有的特殊意义。经过多年持续的努力,一种“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框架已基本成型,尤其是其中对马克思“历史科学”、“人本逻辑”等逻辑关键点的处理已获得较为充分的论证,由此应该可以展开一个新的马克思哲学系统解释方案。虽说国外学界也存在类似的努力(如奥斯卡·内阁特、柄谷行人等),但如此深入西方哲学史并贴近马克思文本的系统阐释,却并不多见。
王南湜教授主张对马克思哲学作一种近康德阐释,虽然是有意识地走出黑格尔而接近康德,但并不是单纯地援引“外力”,这一努力的根本依据仍在于,马克思哲学思想本身提供了这种阐释的可能性。所谓“近康德阐释”,以王南湜教授之见,也决不是要把马克思哲学解释成一种康德主义,而只是要在康德与黑格尔两条路向之间靠近康德和离开黑格尔一些,以便更为贴近马克思哲学的实情。与康德富有张力的、开放体系类似,马克思思想中包含着思维与存在、自由与必然、能动与受动、实践与理论、意识形态领域与经济基础、人本逻辑与科学逻辑、价值判断与客观描述、行动者与旁观者之间内在张力。这种近康德阐释的核心要点就是,承认马克思思想内部的这种张力和界限,在此基础上,援引康德的“形式目的论”,用一种具有范导性的“拟历史目的论”对“割裂”开来的两个相互独立、互为前提的领域进行“柔性”的关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规律以及历史决定论的问题进行回应,进而为人类自由的历史行动寻找到合理的理论根据。这也使得马克思哲学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在其中人的能动性以及理性维度的诉求也就可以被合理地设想。当然,正是这种近乎康德的理论与实践相对的立场,也使得马克思哲学包含着双重逻辑:即单纯事实层面的科学逻辑与包含价值层面的人本逻辑。前者基于旁观者的视角按照因果规律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具体的描述性建构和理论的把握,后者则基于行动者的角度提供某种包含价值诉求的范导性的目的,引导主体的实践行动。但是,这两个领域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历史理论的整体。
具体说来,王南湜教授认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提出了“唯一的”“历史科学”的概念,但以往对“历史科学”概念的阐释中往往囿于马克思哲学阐释中流行的黑格尔主义路向,将之当成了一个固定的思辨性的东西,而忽略了这一概念的意义从《形态》到《资本论》的重大变迁,特别是忽略了由于“历史科学”意义的严格化所催逼出来的方法论上的革命性变化,即一种拟目的论历史解释方法的提出,以及由之而引导出的作为“历史科学”之补充的“价值科学”的必要性。基于此,便很有必要对这一概念意义的变迁及其后果进行一种后黑格尔主义的考察和阐释,以脱出黑格尔主义之阈限,深化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而在青年马克思那里,由于基于一种内在目的论,将价值与事实以一种历史主义的辩证方式统合在了一起,从而使得独立的价值论无须存在。而在马克思后期著作中,由于发展“历史科学”的需要,而将能够用自然科学精确性描述的物质生活领域与意识形态领域分别开来,这便使得建构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既有可能又有必要。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可视为与“历史科学”构成互补的人类自我理解的实践解释学。而建构的方式则是将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人本逻辑剥离出来,并以“历史科学”之科学逻辑对之加以“外部性”或“调节性”的中介。与之相关,随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经济事实确立为研究的重心以及剩余价值学说的提出,马克思思想中的科学逻辑也尽显无遗。马克思将此时的历史科学称之为“真正的实证科学”,其中的辩证法也与黑格尔的思辨逻辑有着根本的不同,是一种近于康德的“范畴对感性有效”的历史化的先验逻辑。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通过基于历史性的生产方式的思维范畴对于感性经验的重构,是思维对于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把握方式,其产物是一种类似于康德之现象界的存在领域,而决非如黑格尔的“客观的思想”所标示的那样,是实在自身的自我产生、自我展开;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一种类似于康德的幻相逻辑方式,揭示出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视为自然存在的资本主义之永恒性,乃是一种背离了科学逻辑的先验幻相,从而证明了资本主义乃是一种历史性存在。
在王南湜教授看来,这种近康德阐释将有可能解决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决定论和主体能动论之间的两难,由此不仅能为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政治哲学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前提,而且基于科学逻辑与人本逻辑之双重视角,亦能从资本主义的不可能性和社会主义的可欲性两个方面,为社会主义作出一个更具合理性的论证。此外,王南湜教授还认为,基于德国现代化发展与中国的类似性,这种近康德阐释还可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度中国化和中国哲学精神的现代重建体统一个有益的参照性框架。当然,所有这些还只是一种对马克思做近康德阐释的基本思路,更多的是表明了其必要性和可能性,至于这个系统解释如何实现完成,还需要长期的理论努力。
(通讯员 叶冬娜)
附:
王南湜教授近5年来关于此主题的学术活动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术报告:
1.“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何以可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再定位”,2016年5月5日在清华大学“马克思哲学论坛”就这一主题做了学术报告。报告人认为,价值论是诸多规范科学的基础,阐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是尤其有必要,而这只有在一种近康德框架中才是可能的。
2.“现代实践观念的起源与现代性困境”,2015年11月10日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马克思论坛”就这一主题做了学术报告。报告人认为,现代性困境在观念上的根由在于现代世界的实践观念与古代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古代世界被视为最低级之人类活动的制作,在进入现代世界过程中因近于上帝之创世活动从而能够通达上帝而成为一种神圣性的活动,其后果便是制作替代了生活世界,遮蔽了生活世界,从而使得现代实践观念与亚里士多德作为习俗性的伦理生活的实践观念大相径庭。故对于现代性困境的合宜处置之道便在于在某种意义上通过康德而回归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古代实践观念,而这一点正是马克思《资本论》时期的思想所揭示出来又被人们所忽视了的。
3.“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2015年10月12—22日就这一主题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做了系列学术报告:第一讲《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何以为限》、第二讲《“实践唯物主义”的源起、意义变异、面临的问题与可能的解决之道》、第三讲《马克思“历史科学”概念的近康德阐释》、第四讲《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一个可能的建构》、第五讲《中国哲学精神的现代重建何以可能——康德、马克思目的王国论的启示》。
4.“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复兴何以可能”:2015年6月9日在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识论坛”,9月8日在西北大学“长安论坛”,西北政法大学“长安大讲堂”,10月13日在河北师范大学,11月1—3日在福建省社科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就这一主题分别做了多场学术报告。报告人认为中国文化的当代复兴与德国文化在近代的崛起颇有可比之处,故可以德国文化发展为参照系,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比照当前中国社会中的新自由主义、新儒家主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构建具有核心凝聚力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之路。
5.“‘实践唯物主义’的起源、意义变异,面临的问题与可能的解决之道”,2015年5月28日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马克思论坛”,2015年6月8日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就此主题做了学术报告。
6.“马克思‘历史科学’概念的近康德阐释”,2014年11月25日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马克思论坛”,12月9日在南京大学哲学系,12月11日在复旦大学哲学院,就此主题做了学术报告。
7.“马克思的正义观”:2014年12月11日在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此主题做了学术报告。报告人主张,只有在一种近康德的解释框架中,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才是可能成立的。
8.“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何以为限”,2013年12月2日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马克思论坛”,12月19日在复旦大学哲学院,就此主题做了学术报告。
9.“马克思哲学中实践旨趣与理论旨趣的张力及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2013年5月27日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实践哲学讲坛”就此主题做了学术报告。
10.“辩证法、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未来”,2012年11月30日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马克思论坛”就此主题做了学术报告。报告人在借鉴柄谷行人、阿伦特等人双重视角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探讨了马克思与辩证法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历史命运的判断仍然有其合理性,并基于马克思的辩证法以及全球化经济进程的经验分析,对资本主义的未来做出了一种展望。
11.学术对话:“关于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对话”:2012年10月19日,在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与吴晓明教授等中国学者一道同来访的柄谷行人先生就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对话和讨论。这次对话的内容《交融与交锋: 关于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对话》,刊载于《哲学动态》2013年第1期。
12.“马克思哲学阐述中的黑格尔主义及其超越”:2011年11月1日在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12月13日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马克思论坛”,2012年5月27日在山东大学哲学院“朱雀讲坛”,2012年10月18日在中央党校文史部,就此主题做了学术报告。报告人认为,尽管应该充分肯定当代中国马克思哲学阐释中的黑格尔主义的重要作用,但就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来说,黑格尔主义已经构成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当代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必须突破黑格尔主义阐释范式的束缚,而借助康德哲学也许是超越这一理论困境的一个可能途径。
二、学术论文:
现代实践观念的起源与现代性困境,《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何以可能?——一个前提性的考察,《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6年第1期;
《资本论》的辩证法:历史化的先验逻辑,《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1期;
现代实践观念:起源与现代性困境,《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年5 月13 日;
当代中国的哲学精神构建的前提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实践唯物主义的源起、意义变异与面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4期;
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何以可能? ,《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解释“时空压缩”现象需要“空间转向”吗? 《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1期;
“类哲学”:价值世界的理论奠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1期;
中国梦:重建中华民族的目的王国,《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1期;
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人民日报》2015年1月5日;
现代性的精神后果:西方与中国,《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期;
重估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意义——从启蒙理性科学主义被纳入之后果视角的考察,《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3期;
毛泽东的两种哲学及其意蕴——从理论旨趣与实践旨趣双重视角的考察,《现代哲学》2014年第3期;
实践唯物主义:一个开放的理论范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24日;
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上)——其意谓与必要性,《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5年第3期;
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下)——其可能性与限度,《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5年第3期;
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后黑格尔主义阐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法治国家思辨:在超验与经验之间,《理论探讨》2014年第5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双重逻辑及其意蕴,《哲学研究》2014年第9期;
政治经济学批判起点上的人本逻辑和科学逻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种后黑格尔主义阐释,《哲学动态》2014年第9期;
理论智慧的实践意义,《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11期;
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何以可能——一个基于文化之双层结构视域的考察,《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
理论与实践的多重关系或理论的多重用途析论——一个基于马克思哲学在中国早期发展历程的考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1期;
马克思会如何回应鲍德里亚的批判——对于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2期;
决定论、自由与规范——价值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哲学研究》2013年第4期;
“居中”的跨越性批判——柄谷行人关于马克思的“视差之见”,《哲学动态》2013年第6期;
马克思哲学中两种逻辑间的张力及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1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6期;
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上)——从马克思到后马克思主义《学术月刊》2012年第1期;
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下)——一个基于行动者与旁观者双重视角的构想,《学术月刊》2012年第2期;
能切中现实生活的政治哲学何以可能——一项基于行动者与旁观者对比视角的考察《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3期;
现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三个核心问题——一种基于回归马克思实践哲学范式的考察,《哲学研究》2012年第3期;
剩余价值、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内在张力的意识及其意蕴,《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我们心中的纠结:走近还是超离卢卡奇,《哲学动态》2012年第12期;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研究析论,《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8期;
走向批判的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5期;
中西思维方式比较视野中的毛泽东辩证法,《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11年第1期;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意蕴析论,《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2年第3期;
与望月清司“历史理论”的相遇,《哲学动态》201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