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薛帅君)3月21日,由校党委研工部主办、哲学院承办的研究生学术周末活动在哲学院举行。本期讲座主题为“本体感觉力是一种感知吗?”,主讲人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唐浩教授。哲学院郑辟瑞副教授主持讲座,李国山教授、张仕颖副教授出席讲座,哲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到场聆听并参与相关问题的探讨。
唐浩教授首先强调了“行动”这一概念在问题研究中的重要性,而所有人的行动又都涉及到某种身体上的行动,由此引出了对于身体性自我知识的探讨。唐浩教授用“本体感觉知识”来表达这种身体性自我知识,它表达的是我们关于我们自己肢体的在场、姿势和运动的知识,他认为,身体性自我知识介于两种知识之间:一方面它是“从里面”来的,有“内部性”,另一方面它又关涉物理实体,其处于心身相会的特殊地带。唐浩教授在分析中结合维特根斯坦、安斯康姆、麦克道尔、欧乡纳西等人理论观点,讨论了本体感觉知识的非观察性及其特殊意义的感知性特征,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动力性感觉”这一概念,为解决内外空间的统一性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唐浩教授在谈到“身体性自我知识的内容”时结合安斯康姆的观点,认为正常情况下本体感觉只能通过我们依靠该感觉而知道的那些东西来描述,他通过本体感觉和五官感觉之间的对比,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阐释,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本体感觉只能通过肢体本身的在场与否、姿势和运动来描述,“无法分离描述”,尤其是无法借助第二性质词汇来描述。他认为,这一论证固然表明,本体感觉知识是一种非观察知识,但这并不排除本体感觉知识可以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感知性知识,他对这一选项的论证最终落在“力”这个概念之上。
讲座后,唐浩教授严谨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就现象学和分析哲学的研究方法、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侧重点等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