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部门 | 序号 | 项目指南 | 研究内容 |
数理科学部 | 1 | 几何结构与拓扑不变量 | 1. 模空间理论与几何不变量的构造 2. 镜像对称 3. 辛几何不变量与可积系统的联系。 |
2 | 介观尺度结构超滑力学模型与方法 | 1. 介观尺度结构超滑力学模型 2. 介观尺度结构超滑计算方法 3. 介观尺度结构超滑实验技术 | |
3 | 先进材料跨尺度力学行为的理论体系、测量技术及标准规范研究 | 1. 先进材料跨尺度力学行为的表征理论和测量原理 2. 先进材料跨尺度力学性能的高精度测量技术和表征 3. 先进材料力学性能的高分辨率观测方法和应用 4. 先进热障涂层体系的强韧和破坏机制的标准规范研究 | |
4 | 基于大规模光谱巡天的若干宇宙结构前沿问题研究 | 1. 宇宙学关键物理量的精确测定 2. 构建跨越百亿年的宇宙网络 3. 星系及其中央黑洞在宇宙网络中的成长历史 4. 银河系星流和集成历史 | |
5 | 微结构材料中声子的调控及其在超导量子芯片中的应用 | 1. 声子拓扑态实现机制的研究 2. 高频固态声子操纵机制的研究 3. 超导量子芯片界面热传导的声子输运机制的研究 4. 声子--超导量子态等人工原子的强耦合理论机制及实验实现的研究 | |
6 | 量子色动力学的相结构和新颖拓扑效应研究 | 1. QCD临界点和状态方程 2. 重味和奇异粒子产生 3. QCD介质极化和手征涡流效应 4. QCD手征效应研究 | |
化学科学部 | 1 | 新型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成键及反应性 | 1.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成键性 2.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反应性 3.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催化反应 |
2 | 共价与非共价键协同的可控超分子聚合体系 | 1. 共价与非共价键协同的超分子聚合方法 2. 超分子聚合过程及表征 3. 拓扑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与功能 | |
3 | 肿瘤标志物的精准测量及其分子机制 | 1. 肿瘤标志物的分子识别工具与识别策略 2. 肿瘤标志物的灵敏、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 3. 肿瘤标志物的多模态、多层次测量与成像 4. 肿瘤标志物分子图谱的构建与应用 | |
4 | 面向低碳能源转化关键反应的二维催化剂设计与应用 | 1. 二维催化剂的设计与宏量可控制备 2. 二维半导体催化的二氧化碳还原 3. 二维金属材料催化的选择性加氢 4. 二维非贵金属催化的甲烷转化 | |
5 | 离子液体功能调控及在反应分离新过程中的应用 | 1. 离子液体化工热力学性质及功能设计 2. 离子液体多相体系界面结构及传递机制 3. 离子液体协同催化反应机理及新过程 4. 离子液体强化分离机制及新过程 | |
生命科学部 | 1 | 木材高效利用结构调控与定向重组机制 | 1. 木材多维结构互作及调控机制 2. 木材纤维精准解离与界面调控机制 3. 木材主要成分分子修饰及超分子结构演化机理 4. 木材分子定向解聚及可控重组机制 |
2 | 减数分裂重组调控的分子机制 | 1. 减数分裂DNA双链断裂数目和位置的决定及调控机制 2. 减数分裂DNA双链断裂修复途径和修复中间产物解体方式的选择调控 3. 性染色体减数分裂重组调控机制 4. 减数分裂重组调控异常导致配子发生障碍的分子基础 | |
3 | 作物养分高效利用的根际互作机制 | 1. 高产高效基因型作物根际特征及机理。 2. 根系互作影响作物养分效率的机制。 3. 根际互作影响作物养分效率的机制。 4. 菌丝际互作影响养分效率的机制。 5. 集约化种植体系作物养分高效利用的根际调控途径。 | |
地球科学部 | 1 | 海洋荒漠生物泵固碳机理及增汇潜力 | 1. 海洋荒漠区真光层中常量和微量营养盐的来源、通量及结构 2. 海洋荒漠区真光层中固氮作用的限制因子以及固氮生物引入的氮(DDN)的归宿 3. 海洋荒漠区真光层浮游生物群落和初级生产力的结构及控制机理 4. 海洋荒漠区真光层输出生产力和生物泵效率 5. 海洋荒漠区真光层生物泵过程模拟、变化趋势预估和增汇数值实验 |
2 | 东南亚环形俯冲系统超级汇聚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 1. 东南亚环形俯冲系统的地幔深部结构探测 2. 东南亚环形俯冲系统的岩浆响应与物质循环 3. 东南亚环形俯冲系统的地球动力学演化 | |
3 | 长江经济带水循环变化与中下游典型城市群绿色发展互馈影响机理及对策研究 | 1. 长江源水循环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2. 长江流域水循环变化及上下游耦合关系与演变 3. 长江中下游典型城市水问题成因与调控机理 4. 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绿色发展及适应对策 | |
4 | 大陆地壳演化与早期板块构造 | 1. 大陆地壳生长-稳定化与早期板块构造的启动 2. 早期板块构造的变质-岩浆作用特征与动力学机制 3. 早期板块构造的浅层响应及环境效应 4. 早期板块构造的成矿效应 | |
5 | 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生态系统演化 | 1. 环境变化研究 2.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 3. 菌藻类微生物记录研究(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和分解者) 4. 动物生态类型多样性及其营养结构研究 5. 动物门类多样性起源演化研究 | |
6 | 粤港澳大湾区陆海相互作用关键过程及生态安全调控机理 | 1. 高强度扰动下大湾区海洋-陆地界面水动力及其物质输运 2. 高强度扰动下大湾区海洋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过程 3. 高强度扰动下大湾区海陆场景功能优化与综合调控 | |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 1 | 非线性光学晶体新波段拓展及其在重大应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 1. 非线性光学晶体结构-性能关系研究 2. 新波段非线性光学晶体设计与性能调控 3. 新波段非线性光学晶体生长、器件及应用 4. 量子通信波段非线性光学微结构器件研制 |
2 | 先进光学膜材料多重尺度结构调控及功能实现 | 1. 偏光膜、补偿膜材料精准分子设计理论与合成技术 2. 偏光膜精密流延、拉伸加工调控光学偏振性的原理与技术 3. 补偿膜精密单拉、双拉和斜拉加工原理与技术 | |
3 | 智能电静液驱动执行器基础研究 | 1. 高效能量转化电静液驱动执行器构型原理 2. 高功率密度电机泵一体化耦合设计 3. 一体化电静液执行器增材制造控形控性 4. 热流固环境多源感知和智能健康监测 5. 电静液作动器系统智能控制 | |
4 | 面向靶病灶精准诊疗的生物热物理基础问题研究 | 1. 生物体内液体/颗粒的流动与迁移及调控机制 2. 心血管病灶热物理治疗的能量精准控制 3. 低温/高温肿瘤高效微创治疗中的强化能量精准递送机制 4. 热物理调控新方法在靶病灶诊疗过程中的临床转化应用 | |
5 | 高性能可持续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基础理论 | 1. 新型土木工程材料及其与工程结构的基础关系研究 2. 新材料高耐久混凝土结构研究 3. 钢结构高效抗震体系研究 4.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 | |
6 | 深海土与结构的界面弱化理论及工程安全 | 1. 深海土组构演化与多过程耦合的相互作用 2. 深海土与抗拔结构界面的演化特性 3. 深海土与油气管缆的相互作用 4. 深海土与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井的相互作用 5. 深海土与海底结构相互作用及海底结构设计 | |
信息科学部 | 1 | 高性能航空发动机主动安全控制理论与应用 | 1. 失稳运行状态的识别与预测方法 2. 机理分析与数据驱动相结合的发动机机载自适应建模方法 3. 发动机动态运行优化方法 4. 发动机多模态主动安全控制方法 5. 航空发动机控制方法的实验验证 |
2 | 污水处理过程智能优化运行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 | 1. 污水处理过程关键水质参数智能在线检测与预测 2. 污水处理过程运行优化控制 3. 污水处理过程异常工况预警与自愈控制 4. 污水处理全流程多目标动态协同优化 5. 污水处理过程智能优化运行系统及应用验证 | |
3 | 功能导向的分子材料晶体管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 1. 高有序分子聚集体的多尺度可控组装 2. 器件功能层表界面性质的精准调控 3. 高柔性OFET器件的溶液法加工技术 4. 分子材料晶体管的器件模型与电路构建 5. 柔性OFET驱动电路与OLED屏体集成 | |
4 | 脑空间信息中脑连接的高分辨光学成像与可视化研究 | 1. 全脑范围脑连接测量原理与方法研究 2. 脑连接动态过程测量原理与方法研究 3. 脑连接时空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方法及平台技术研究 4. 特定脑功能介观水平脑连接数据库的建立 | |
5 | 海洋监测多维高分辨光学成像理论与方法(申请代码1选F0113) | 1. 海洋监测多维度高分辨信息获取方法研究 2. 典型海洋目标的多维信息散射场的生成机理研究 3. 目标多维信息场在典型海洋环境下的传输机理研究 4. 多维高分辨图像解混、重构、融合与增强方法研究 5. 典型海洋目标多维高分辨光学遥感识别与反演研究 6. 机载海洋监测多维高分辨光学成像平台研制及应用验证 | |
管理科学部 | 1 | 新型城镇化导向下的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管理理论与方法 | 1. 城市群交通行为分析与需求集成管理研究 2. 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设计与运营优化研究 3. 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风险辨识与应急管理研究 4. 城市群综合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
2 | 市场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1. 市场设计的理论研究 2. 市场设计的实验室实验研究 3. 市场设计的田野实验研究 4. 市场设计的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研究 5. 中国情境下的市场设计应用研究 | |
医学部 | 1 | 血液肿瘤的细胞异质性及其演化研究(申请代码1选H08) | 1. 造血细胞异质性的形成规律及调控机制 2. 血液肿瘤细胞异质性及异质性克隆的演化规律 3. 血液肿瘤细胞异质性的微环境调控 4. 基于血液肿瘤细胞异质性的治疗策略探索 |
2 | 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机理及临床转化研究(申请代码1选H0910) | 1. 脊髓损伤后微环境动态变化解析 2. 脊髓损伤后再生微环境构建 3. 完全性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机制研究 4. 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临床路径研究 | |
3 | 中药道地性研究(申请代码1选H28) | 1. 中药道地性遗传成因 2. 中药道地性环境成因 3. 中药道地性物质基础 4. 中药道地性“性-效”关系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