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简介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科的研究工作始于1958年,是在实力雄厚的数学学科和物理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最早从事计算机研究与教学的院校之一。1984年为发展工学学科,南开大学将原数学系1977年创建的计算机软件专业、自动控制专业和物理系1980年创建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整合成立了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系。1995年南开大学采用学院组织架构,将计算机与系统科学系、电子科学系整合成立了信息技术科学学院,1999年开始实体化运作。2013年为构建南开现代工学学科体系,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科学学院学科进行优化整合,分别组建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2018年7月,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培养适应和引领时代发展的未来人才,南开大学拆分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成立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坐落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理科组团,现有教学科研面积近7000平方米。计算机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三个研究所(大数据技术研究所、系统与网络研究所、机器智能研究所)和8个研究室。学院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包括4个二级学科方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信息安全),并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拥有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参与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11年成为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计算机学科以“追踪先进计算技术,带动学科交叉融合,采用计算机新技术解决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前沿课题”为指导思想建设发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科研工作。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1%。
学院主要研究领域分布在并行计算与分布式存储、大数据处理与知识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多媒体图形图像生成与处理、移动云计算与智能感知和生物医学信息学六个方向。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委科技委、教育部、工信部、天津市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百余项。特色研究成果有:
——媒体计算方向,显著性物体检测和图像智能分析与编辑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相关成果已经通过华为公司、腾讯公司等的旗舰产品得以商业化应用;
——数据处理方向,具有国际先进的数据库引擎研究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搭建的南开“深海大数据平台”给出了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开发的ECM企业内容管理软件,有11种语言版本,面向35个国家发售,拥有二百万的用户群体。
——分布式计算方向,搜索引擎系统优化、分布式系统资源管理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索引缓存算法”应用于百度搜索引擎,被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服务实例分布调整算法”应用于百度数据中心,实现数千万元收益。
——网络安全方向,研究的高速主干网大流数据处理技术和加密VoIP语音流分析技术为主干网流量快速处理、IP诈骗电话识别提供了有效手段,相关成果在互联网主干网出口得到了应用。
——人工智能方向,在跨模态数据处理、人机情感交互、微生物全基因组分析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和重大突破。每年在人工智能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论文数量和影响力逐年上升。
学院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优素质”的办学理念,紧密追踪当前学术界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学院有20余部教材被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国家重点图书《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网络安全高级软件编程技术》《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等高水平研究生教材10余部,为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学院与百度、腾讯、IBM用等国内外著名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为教学和科研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近年来从国内外著名高校引进一批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支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骨干,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干部队伍。学院与多个海外著名高校、研究院所、信息技术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关系,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院所与企业界的院士、专家、学者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等。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力争经过若干年的建设,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整体教育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的南开大学计算机学科教育体系,使计算机学院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相关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数据截至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