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故事与中式审美”——宁宗一新书《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十题》分享会在内山书店鲁能城店举行。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研究专家宁宗一虽已93岁,但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名人名言、文学典故更是信手拈来。他幽默又耐心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什么样的作品堪称经典?
宁宗一长年从事小说美学与戏曲美学的研究,努力建构心灵美学,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尤其是小说美学研究方面造诣深厚。新书选取了宁宗一多年研究古典小说、古典戏曲的十个经典题目,呈现了他对《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单刀会》《西厢记》《汉宫秋》《高祖还乡》《牡丹亭》等古典小说、古典戏曲的深入阐释,既有历史深度又有理论高度,融学术性、可读性和鉴赏性于一体,是其研究古典小说和古典戏曲学术成果的精华。
“小说是写人生、写心灵、写人性的,在所有人文领域中,文学最贴近我们的心灵。只要人心不死,文学就不会消亡。越是在灵魂不安的时代,越需要文学和诗意的抚慰。”探索文学史背后的心灵史是宁宗一治学的最大特色,他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经典,拓展心灵的深度和广度。
什么样的作品堪称经典?在宁宗一看来,文学经典要达到三个标准,“一,它走进了文化史;二,它具有里程碑意义;三,它以当时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文艺作品映照出读者的心
关于阅读,宁宗一强调:“无须共同理解,但求各有体验。每个人都要融入自己的人生经验去阅读、去体会,我有我的体验,你有你的体验,我们互相交流。所谓灵感,都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宁宗一表示,《红楼梦》是当时整个社会尤其是上层社会精神面貌的缩影。在这个绝妙的艺术天地里,读者与各种殊异的心灵相识,品尝人生的种种况味,感受由人及己的心灵颤动,这是《红楼梦》的艺术魅力所在。
有人将《三国演义》视为“权术、心术大全”。宁宗一不这么认为:“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解读的权力,但在个人解读之外,还有主流评价标准。有时候文艺作品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读者的心,可以说,你的阅读其实就是你的心灵史。在我看来,《三国演义》是审美化的、历史的、政治的史诗,它弘扬的主旨是:民心是立国之本、人才是兴邦之本、战略是成功之本。”
在宁宗一眼中,《红楼梦》是“心灵绝唱”,《水浒传》是“民族审美风格”,《三国演义》是“政治史的战争风俗画卷”,《西游记》是“智慧的较量”……他的精到阐释,仿佛一把领略古典文学作品的钥匙,帮你打开赏读经典之门。
希望心灵美学成为一个学派
《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的产生过程类似,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过多种通俗文学形式再创作,最后由文人整理加工而成。“古典戏曲中的小说因素、古典小说中的戏曲因素,都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在创作题材上往往同出一源,同一题材在说书场中或戏曲舞台上以各自的艺术样式演绎,彼此借鉴,同步发展。杰出的创作者能在这种‘借用’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改编,翻演为新篇。”宁宗一说,中国的古典小说和戏曲艺术具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这决定了中国的古典小说、古典戏曲研究必须互补相生,不可分割。”恩师华粹深带他去看戏的往事,宁宗一记忆犹新,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也继承了这个传统,会带学生去看画展、看戏。
宁宗一特别推崇钱锺书在《谈艺录》序言中所说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钱锺书将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打通、中国诗文词曲与小说打通,并“拈出新意”。钱锺书的“十六字箴言”,也成为宁宗一研究、教学的座右铭。他坦言,自己还有一个梦想:“希望心灵美学能够成为一个学派,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人的情感、思想和精神之美,建构小说、戏曲的心灵史。”
93岁的长寿秘诀
“90后”的宁宗一,在生活中也贯彻了庄子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他告诉记者:“我不养生、不过节、不过生日、不体检,一切顺其自然。每天自己煮八宝粥喝,钟点工每天来给我炒个菜,一个烧茄子,我能吃三顿。”
问及大热游戏《黑神话:悟空》,他说:“有小友给我‘科普’过,他们关注里面的古建筑,但那不是我关注的范围。”他关注的是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的“精神漫游”、在神魔斗争背后的寓意。
一辈子教书、治学的宁宗一将自己定位为知识人,“知识人与生俱来的文化历史使命就是创造思想、关怀现实。”在他看来,思想是知识的升华,是理论、思辨和洞见交融后的结果;真正的思想活在自我与知识的交互关系之中,是彼此的互动与重塑。
本报记者:仇宇浩
审核:韦承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