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2013年4月11日,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校牵头的首批14家国家协同创新中心通过“2011计划”认定,成为首批“2011计划”建设体。
计划方案
“2011计划”是一个改革性、引导性和支持性计划,其核心点和基本要求:一是以国家急需为根本出发点,这既是“2011计划”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标准和条件。
高等学校要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集聚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氛围,巩固创新成果,培养创新人才。二是以选题培育为工作前提。高校要充分汇聚现有创新力量和资源,加强顶层规划,做好设计选题和前期培育。通过选题培育,确定协同创新方向,选择协同创新模式,组建协同创新体。三是以协同创新模式为合作纽带。通过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包括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四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重点。通过开展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改革,突破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五是以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为实施载体。
针对不同需求和不同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支持方式。对经教育部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将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对需要政策支持的,将根据实际需求在人事管理、人才计划、招生指标、科研任务和分配政策等方面给予优先或倾斜支持。六是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发展的导向性,增强投入与产出的效益。
按照“2011计划”的目标,未来,国内一批高校将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逐步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国共计培育了167个协同创新中心,由高校牵头,联合了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优势资源。167个申请经过三轮严格认定,最终只有14个中心成为“2011计划”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实施细则
“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教育部、财政部每年组织一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通过认定的中心建设运行满四年后,教育部、财政部将委托第三方评估。
教育部将于(2012年)4月24日正式发布“2011计划”的实施方案,并开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申请工作。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批准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
类型划分
“2011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1)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2)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行业产业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营。
(3)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成为支撑我国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
(4)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申报要求
方向选择符合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地方、行业等重点发展规划,牵头高校具有明显优势和组织协同创新能力与公认力。模式选取合理,协同创新体组建成熟,各方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创新氛围。联合牵头的单位原则上不超过三个,参与单位数量不限。牵头高校在该方向的主体学科须为国家重点学科,并有运行良好的国家级和教育部科研平台。围绕协同创新方向,已经聚集了一批国内外优秀团队,具备解决重大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了相应的人才聘用和管理制度,形成了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已具有较强资源汇聚能力,已形成了各类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相关部门、地方、企业、高校等方面的支撑落实到位。前期培育效果明显,成效显著,相关改革工作进展顺利,改革计划全面系统,措施切实可行。
评审要求
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项目方向: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特色与优势。单位:牵头高校主体学科进入ESI前1%行列,并拥有国家重点研究基础;协同创新体系能够代表该方向国内最高水平,并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基础和能力。队伍:已经吸引和集聚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人才与团队,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牵头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基础:开展了相关机制体制改革,有较充足的科研任务,在科研平台、中心用房、仪器设备等方面有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国家认定名单
2013年首批(14所)
主要协同单位中居首单位为中心牵头单位,其他为共建单位。“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3年4月11日在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2012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的公示》,如下:
序号 | 中 心 名 称 | 主 要 协 同 单 位 | 类别 |
1 |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 | 前沿 |
2 |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军指挥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中心、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等 | 文化 |
3 |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航科技集团等 | 行业 |
4 |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集团等 | 行业 |
5 | 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 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南开大学等 | 前沿 |
6 | 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 | 区域 |
7 |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 | 行业 |
8 |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 | 前沿 |
9 |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 | 文化 |
10 |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 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铝业公司、中国商飞公司等 | 行业 |
11 |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浙江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浙江医学科学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 | 区域 |
12 |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 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等 | 区域 |
13 |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 | 区域 |
14 |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半导体所、国防科技大学等 | 前沿 |
2014年第二批(24所)
2014年度第二批“2011计划”专家综合咨询结果(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类)
中心名称 | 核心协同单位 | 类型 | 得票数 |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 科学前沿 | 34 |
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 | 行业产业 | 33 |
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 区域发展 | 33 |
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 | 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 | 科学前沿 | 32 |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武汉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 行业产业 | 32 |
高性能计算协同创新中心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 行业产业 | 31 |
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 | 行业产业 | 31 |
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清华大学、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 | 行业产业 | 31 |
南方稻田作物多熟制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江西农业大学等 | 区域发展 | 31 |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 | 行业产业 | 30 |
IFSA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 | 科学前沿 | 30 |
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等 | 区域发展 | 30 |
煤炭分级转化清洁发电协同创新中心 |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 | 行业产业 | 29 |
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 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等 | 行业产业 | 28 |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 |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 科学前沿 | 27 |
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 | 行业产业 | 23 |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 同济大学、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国家信息中心、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技集团公司52所、中科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等 | 行业产业 | 22 |
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 | 行业产业 | 21 |
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 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 | 区域发展 | 21 |
2014年度第二批“2011计划”专家综合咨询结果(文化传承创新类)
中心名称 | 核心协同单位 | 类型 | 得票数 |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 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郑州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等 | 文化传承创新 | 22 |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考试中心、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 文化传承创新 | 2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 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等 | 文化传承创新 | 21 |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山大学等 | 文化传承创新 | 20 |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等 | 文化传承创新 |
2013年首批初审名单
初审名单共35家,答辩通过17家,最终认定通过14家(即上表名单)。此次答辩未能通过的协同创新中心下次认定申报时可不占用牵头高校或地方推荐指标,不参加专家初审,直接进入会议答辩环节。
中心名称 | 牵头申报高校 | 答辩结果 | 认定结果(最终通过) |
一、面向科学前沿类 | |||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 武汉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通过 | 通过 |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大学 | 通过 | 通过 |
人工微结构与量子调控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 天津大学 | 通过 | 通过 |
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农业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 四川大学 | 通过 | 通过 |
大陆构造协同创新中心 | 西北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二、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类 | |||
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人民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 | 南开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政法大学 | 通过 | 通过 |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 武汉大学 | 通过 | 未通过 |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大学 | 通过 | 通过 |
三、面向行业产业类 | |||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 中南大学 | 通过 | 通过 |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科技大学 | 通过 | 未通过 |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通过 | 通过 |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通过 | 通过 |
未来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共性基础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西北工业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 同济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交通大学 | 通过 | 通过 |
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 西安交通大学 | 通过 | 未通过 |
煤炭资源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浙江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 | 江南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交通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四、面向区域发展类 | |||
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 苏州大学 | 通过 | 通过 |
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 南京工业大学 | 通过 | 通过 |
广东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煤的新型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 西安交通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脑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 | 首都医科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辽宁高端医疗影像装备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 东北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浙江工业大学 | 通过 | 通过 | |
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 | 河南农业大学 | 通过 | 通过 |
南方稻田作物多熟制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 湖南农业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生物多样性与云南特色农业协同创新中心 | 云南农业大学 | 未通过 | 未通过 |
已经挂牌(已通过初审及已通过答辩名单见上表)的高校自主2011协同创新中心有:
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
西部典型行业污染控制协同创新中心 | 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等 |
汽车连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 | 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云南西仪等 |
活塞和缸套产品协同创新中心 | 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成都银河动力有限公司等 |
现代天文与空间探测协同创新中心 | |
区域环境质量协同创新中心 | |
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 |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 | 上海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 |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南开大学28号楼237 邮编:300350 电话:022-23012804 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