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学术前沿 碰撞思维火花----南开大学文学院2018年度学术年会传播组顺利举办

发布者:院办发布时间:2019-01-18

(通讯员:刘丽、龚逸琳)2019年1月17日上午8:30至12:30,南开大学文学院2018年度学术年会传播组在南开大学范孙楼章阁厅进行。此次会议由传播学系主任、学术年会传播组负责人陈鹏主持,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畅、刘运峰,副教授马瑞洁、梁小建,副编审李广欣,讲师戴维、周才庶在学术年会中发表了小组发言,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宁、副教授余才林、熊培云等担任评议人。传播学系研究生、本科生到场听取本次学术年会。

会上,刘畅教授发表了题为《关于思想修辞的几个问题》的主题发言,由“语言修辞”推衍至“思想修辞”这一概念,并就西方和中国两大修辞传统、思想修辞的内涵和外延、国内修辞研究现状、比喻延伸等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阐释。熊培云老师在点评过程中,与刘畅老师就“视觉修辞是否会导致另一种退化——去思想化,大量插图使人类回到孩提时代的思想线性”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当下读图时代应兼顾图片信息丰富性、直观性和可能侵蚀思想的双重属性问题召开了探讨,给现场师生很大启发。

刘运峰教授围绕图书的编辑含量和编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他指出“编辑质量是衡量图书质量的重要标准,提升编辑含量需在文化、知识、学术、技术、艺术和服务六个方面多管齐下”,余才林老师在点评中亦以《四库全书》在体例上存在的问题为例,强调图书编辑技术含量的重要性。提高图书出版质量,既是对图书内容本身的要求,也是对编辑水平的要求,打造具有优秀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和知识性的优质书籍需在编辑含量的多个方面同时发力。

其后为《同人作品的法律规制》的主题报告,马瑞洁副教授介绍了同人作品的概念、分类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框架下的同人作品侵权现象,并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泛娱乐化时代可能出现的著作权的新现象、新问题这一开放性思考议题。陈鹏老师在点评过程中,再次强调了互联网时代内容产权形态发生的大规模变化,提出著作权保护面临着边界和尺度的问题,并结合洗稿等新现象提出了新的版权样态研究方向。

梁小建副教授结合2018年度开展的 “重点主题出版物在京津冀地区的研究效果”课题实证调研数据,介绍了主题出版物目标读者对主题出版物的了解与使用情况,并从主题出版物的宣传力度、题材种类选取、传播渠道多样化和品牌性精品性建设等方面提出主题出版未来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发言过后,多位教师就“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进一步改进课题抽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细致交流。

此后进行的是李广欣副编审所做的《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运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主题报告。李广欣老师分享了调查统计的样本筛选和数据分析等研究细节,梳理出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在内容策略和运营表现方面的现状和发现。陈宁老师在点评中指出,媒体影响力的实现既依靠原创内容的获取和创作,也与内容运营的质量和水平息息相关,从内容运营的层面分析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选题有着较大现实价值。

戴维老师就《网络媒体环境下图书口碑的嬗变及营销应对》进行了小组发言,结合网络媒体环境下传播者、接收者、传播内容和传播途径的新特点,提出应构建实事求是的营销伦理、基于用户视角激发用户、及时监测和评估图书口碑营销的效果等观点。熊培云老师在点评说道:“在消费社会中,一些意义被解构,口碑传播的传播者应保持作者作品自身的意义,作为读者应该借助口碑传播找到好书而不是被口碑淹没。”

围绕跨媒介互动中小说的图像化叙事主题,周才庶老师在分享中介绍了图像化叙事的话语形态的概念和特点、跨媒介互动与图像化叙事的生成逻辑和改编优势,分析电影影像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陈宁老师在点评中肯定了跨学科研究和文本细读的研究思路,并提出可以引入定量方法来证明观点的建议;其后马瑞洁老师提出了“结合自身会跳过大段画面描写的阅读体验,文学中的图像化叙事是否能够迎合大众”这一疑问,经过深入交流进一步明确了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延展方向。

立足本次学术年会“追踪学术前沿,分享学术成果,展示学术风采,交流学术经验”的主旨,传播组教师结合自身近来的思考和研究进行了热烈、深入的分享与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出现了更多新的研究切口、学术规范和思考维度,增加了彼此的交流和互鉴,形成了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为传播学系师生日后的学术探索提供了宝贵契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