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锡龙
中国语言文学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
tel:022-23501471(o);022-23503845-8508;
fax:086-022-23507755
lixilong@nankai.edu.cn; lxilong@aliyun.com
个人简介
李锡龙(李扬),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曹禺暨中国话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写作学会会长等。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后。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先后出版有《现代性视野中的曹禺》(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上海社科院出版社)、《沈从文的家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著作多部。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中国文学思潮、中国话剧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专著
《现代性视野中的曹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沈从文的最后40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沈从文的后半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2版。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新星出版社2002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20世纪中国文学主潮》(第二作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怎样读现当代小说》,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徘徊于幽暗与澄明之境》,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拯救与逍遥:新时期文学发展的精神向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沈从文的家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沈从文的最后40年》,浙江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现代文学文献整理及数据库建设
现代中国报纸文艺副刊检索系统(数据库)
《民国文学名刊汇编》(主编,共45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左联文艺期刊全编》(主编,共99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民国时期报纸文艺副刊汇编》第一编(主编,共80册),广陵书社2020年版。
《民国时期报纸文艺副刊汇编 》第二编(主编,共98册),广陵书社2021年版。
《民国时期报纸文艺副刊汇编》第三编(主编,82册),广陵书社2023年版。
《沈从文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版。
《沈从文选集》(上中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版。
教材
《大学语文》(第二作者),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大学语文》(第二版)(第二作者),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
《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A、B卷副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现代中国文学》(上卷第二作者),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现代中国文学(1898-1949)》(第二作者),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898-2013)(下卷) 主编(与人合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现代中国文学课程智能备课系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参编著作
《中国当代大学生优秀文学作品赏析》,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鲁迅杂文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随笔小品鉴赏辞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序跋鉴赏辞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大学语文>教师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主要论文
《潘第拉:本我意识的浮沉》,《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3期。
《传统文化心态对报告文学创作的阻滞》,《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诗性之思》,《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曹禺剧作的形式意味》,《中国话剧研究》,第10辑。
《论曹禺悲剧观念的转向》,《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文化与心理:<原野>的潜在世界》,《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论90年代的知识分子立场写作》,《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
《结局或开始:世纪之交的文学处境》,《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论作为一种文人生存模式的曹禺现象》,《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6期。
《论廿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耗机制》,《文艺理论研究》 1999年第3期。
《<蜕变>创作中的几个问题》,《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6期。
《曹禺研究的新起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8期。
《<蜕变>与<莫斯科天空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9期。
《报告文学:结构与功能的逆向运动》,《光明日报》 1988年8月26日。
《文化与心理:玫瑰门的世界》,《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3期。
《<习惯死亡>叙事批评》,《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5期。
《文化:作为意志的表象》,《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2期。
《贾大山论》,《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5期。
《亵渎与逍遥:小说境况一种》,《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3期。
《沈从文与战国策派关系考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论<雷雨>的形式意味》,《戏剧艺术》,2014年第1期。
《论新媒介条件下的戏剧批评》,《艺术评论》,2014年第6期
《20世纪中国话剧发展中的现代性问题》,《南开学报》,2007年第6期。
《仪式、原型与曹禺早期剧作的主题呈现》,《南开学报》,2020年第2期。
《跛者不忘履——沈从文建国后的文学写作生涯》,《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4期。
《论曹禺前期创作的现代性》,《社会科学战线》,1999第5期。
《论曹禺女性审美的转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拯救与逍遥:作为心灵史的文学史》,《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冒险的迁徙: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历程》,《开放时代》,2002年第6期。
《性灵奔放:知识价值的自我实现》,《开放时代》,1999年第2期。
《现实主义冲击波与新时期文学探索的终结》,《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文化立场与曹禺的创作转向》,《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对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回顾与反思》,《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问题与方法:现代话剧研究范式的转型》,《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从佚文<新书业与作家>看沈从文与郭沫若的关系》,《新文学史料》,2012年第1期。
《新文化运动的再反省》,《群言》,2015年第9期。
《21世纪话剧“西潮”景观初探》,《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4期。
《论曹禺戏剧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曹禺研究》第17辑,长江出版社2021年版。
《民国时期报纸文艺副刊汇编序言》,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0年秋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
《江安时期曹禺的政治取向与艺术趣味》,《戏剧摇篮》,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版。
《新文科建设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人才培养》,《大学人文教育》第九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沈从文<新的文学运动与新的文学观>的一个独特版本》,《新文学史料》,2024年第1期。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文学与文化》,2020年第2期。
《悖论与整合:<北京人>中的反传统与传统》,《广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1期。
《论后焦菊隐时代的北京人艺》,《广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数码时代的戏剧研究与生产》,《当代文艺评论·信息时代的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
《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反思》,《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8期。
《拯救与逍遥:作为心灵史的文学史》,《评论》第1辑,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
《卑微者的财富》,《文艺报》,1987年3月22日。
《论“美学的历史的”批评原则》,《文艺报》,1991年8月3日。
《融时代风云与人性深度于一体》,《文艺报》,2014年2月24日
《论曹禺戏剧的内向化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躯体写作的意义与局限》,《文论报》,2001年12月1日。
《缱绻与决绝:1950年代的沈从文》,《长城》,2005年第2期。
《被妖魔化的学术论争》,《世纪周刊》,2002年3月22日。
《杨沫论》,《河北解放区作家论》,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
《在血与火、爱与仇中成长》,《图书评论集》, 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
《悖论与整合:<外省书>中的社会、道德与性》,《珠海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在生活的激流中游走》,《珠海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怪圈:人的本然处境》,《当代文坛报》,1993年第6期。
《生活:在幽暗与澄明之间》,《河北文学》,1992年第9期。
《结局或开始》,《传统与现代》第10辑。
《老舍晚年的生存境界》,《黄河》,1999年第4期。
《传统的回归与延续》,《艺术广角》,1999年第2期。
《忠-奸模式:历史迷误的建构与消解》,《艺术广角》1999年第5期。
《智者的尊严》,《文论报》,1995年1月1日。
《对大学的追问与沉思》,《文论报》,1999年3月。
《1966:老舍对生命的追问》,《文论报》,1999年2月。
《文化与个人》,《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内化与变形》,《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呈现与召唤: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反思》,《社会科学报》,2007年4月26日
《想当初,那些人……——五四前后知识者心态的再反省》,《博览群书》,2009年第5期
《南开教育风格与曹禺》,《天津日报》,2010年9月20日。
获奖情况:
1、1995年,《结局或开始:世纪之交的文学处境》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2003年,《论曹禺前期剧作的现代性》获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优秀论文奖。
3、2004年,《20世纪中国文学主潮》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
4、2004年,《20世纪中国文学主潮》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5、2005年,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作家协会评为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
6、2006年,《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获第十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著作奖。
7、2007年,《现代性视野中的曹禺》获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8、2009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评为“天津市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
9、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获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0、2014年,《拯救与逍遥:新时期文学发展的精神向度》获第十四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著作奖。
11、2015年,《拯救与逍遥:新时期文学发展的精神向度》获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第十一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
12、2016年,《拯救与逍遥:新时期文学发展的精神向度》获天津市第十四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科研项目:
1、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艺副刊文献的整理、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898-1949)”(20&ZD285)
2、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中国报纸文艺副刊检索系统”(14BZW119)[结项]
3、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沈从文年谱长编”(13YJA751021)[结项]。
4、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发展的精神向度及运行规律研究”(NCET-07-0451)[结项]。
5、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沈从文后期思想、创作研究”(06BZW061)[结项]。
6、2006年,南开大学科研基金:“拯救与逍遥: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结项]。
7、2004年,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曹禺与中国话剧的现代化、民族化”(200403501)[结项]。
8、2000年,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主潮与文学思想”(第二主研人)[结项]。
9、1997年,河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