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卢桢)2021年12月11日上午,南开大学文学院2021年度学术年会文学组研讨会在范孙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由罗振亚教授主持。
中文学科教师杨传庆、林晨、薛英杰、李勇分别围绕各自的研究方向作了主题发言,孙克强、耿传明、王志耕、罗振亚四位教授对相关专业发言人的报告进行了学术评议。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的教师和研究生近百人参加了本场会议。
杨传庆副教授的发言《词学史上的东坡艳词批评》注意到词学史上对东坡艳词批评呈现出的复杂面貌,指出批评者或是对其加以遮蔽,或是凸显其本色一面,或是以之为寄托之具。历代学者对东坡艳词的批评展示了这些词作的历史生命和审美价值,也鲜明体现了不同时代词学的面目特征。孙克强教授肯定了这一选题的研究价值,认为这一研究立足于详实的文献材料,揭示了苏轼艳词在不同时期的接受特点,体现了明晰的学术史研究路径。
林晨副教授的发言《晚清战争文学“忠臣神话”的破灭》聚焦晚清文学中的“忠臣”书写,指出晚清文学的作者在叙述、书写战争的过程中,非常普遍地塑造并歌颂战争中的“忠臣”形象,形成了特定的书写模式。但庚子事变之后,这一情况发生了颠覆式的改变。“忠臣”神话的破灭意味着新旧思想之间的对峙与断裂。耿传明教授认为这一研究具有文史互证的典型特征,论者调用了翔实的史料,从文化心态史的角度重新解读晚清文学,可谓有益的尝试。
薛英杰副教授发言题目为《性别视角下海外<红楼梦>研究的误读与反思》,她考察了海外红学性别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并从女性优势主题、宝玉的女性化特征以及男风描写等研究问题出发,分析相关讨论的具体理论背景与发展脉络,探讨文本误读所产生的原因。王志耕教授认为这一研究符合跨语境、跨学科的研究路数,拓展了对《红楼梦》男性人物形象相关问题的认识;同时指出,跨语境研究应该注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研究者需要具备原典意识。
李勇教授在题为《作为思维方式的媒介美学》的发言中指出,媒介美学并非研究媒介的分支美学:媒介不只是对象,它意味着思维方向的“反”自然化确立;美学也不只是趣味、风格,更是理解问题的入口与支点。媒介美学意味着一种把握个体存在状况与时代症候的融通性思维方式。罗振亚教授认为论者对媒介美学的言说话语是严谨而新颖的,可以给人一种陌生化的思想刺激,其逻辑推导的思维方式,也能引发人们对相应问题产生进一步的思考。
最后,罗振亚教授对本组的研讨会做出总结。他认为四位发言人对一系列有价值的学术命题提出了独到的观点,评议专家的发言高屋建瓴、视域广远,极具启发性,与发言人形成了有深度的对话,体现了南开文学院的学术传承,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