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文萃
-
博览群书:南开的那些年与那些人
来源:《博览群书》杂志 2024年第4期 2024-09-04 张铁荣 最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记录南开的那些人、那些事的一本新书,这就是韦承金所著《斯文有传:南开园知见学人侧记》。全书分为:长者侧影、人物速写和讲坛札记等三个板块,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了南开的学人与讲座活动。该书涉猎广泛、视野宏大,资料丰富、情节感人。 细读此书我有如下感想愿意写出来,与读者分享。 “长者侧影”追寻前辈大家的…
-
“斯文有传,学者有师” 追寻南开前辈学人的精神足迹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2024年03月2日 第 11 版 我在南开大学求学、谋职二十多年的经历中,有很多与前辈学人接触的机会。他们的学问与修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拙著《斯文有传:南开园知见学人侧记》,收录的就是最近二十年间,我对这些学人的记录与追忆。 其实,我这个记录者只不过是一名“业余”的文字工作者——我出生于广西的一个壮族小山村,母语并非汉语;我是以一名理科…
-
【老照片】马蹄湖的历史痕迹
作者:吴丽娜 ——这是1923年南开大学迁入八里台时的南北马蹄湖。但美丽的马蹄湖在1937年遭受到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和很多重要建筑一样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木斋图书馆尤为严重,只能拆除待建,北马蹄湖周围一片荒芜。1951年,南开大学利用木斋图书馆遗址,重新设计重建图书馆,1958年改为学校办公楼。 ——王积涛先生1949年接到杨石先校长任教邀请后,于1950年回到祖国来南开任教。当时住在东村,冬天时…
-
孙昌武 | 忆旧二则
来源:《随笔》2024年第2期 本文以平实笔触回顾了作者学习俄、英、日三门外语的经历以及治学《柳宗元传论》过程中的遗闻逸事,这是对作者人生走向具有重大决定意义的两件事,描摹出作者在艰难环境下的潜心学问的历程。 忆旧二则 孙昌武 |学外语| 工作过程中有时候要填写履历表,其中“外语水平”一项,我一般填写“粗通俄、英、日语”。这是我外语水平的真实情况,这也是因为我没有正规地学过任何一门外语,所以三种外…
-
《来新夏书信集》前言
来源: 《南开大学报》 第1454期第3版 □ 焦静宜 《来新夏书信集》终于编定,心情格外舒畅。 其实这件事的初始创意来自王振良先生。2014年4月,他主持的天津问津书院向各界友朋发出《来新夏先生资料征集启事》的时候,我还在沉痛中难以自拔,但心中是笃定的——因为我知道,书信曾是来先生与师友亲朋间重要的交往方式,他不仅常以书信与师友交流探讨,而且对他人也是有信必复,非常及时,资料征集定有收获。几年的…
-
认识环境,努力干去——张伯苓在1935年南开大学始业式上的演说
编者按:1935年9月17日,张伯苓校长在南开大学始业式上,面向新老同学,提出了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同时,他要求学生们每天都要自省三次“我真爱国么?我自己对公家有好处吗?我自己对公家有害处吗?”这可以说是南开以爱国为宗旨的“每日三省吾身”。张伯苓校长提出的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需要我们一代一代这样问下去、答下去。现刊发张伯苓校长…
-
“大学最要者即良教师”
梁吉生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21年3月16日第8版 1946年,张伯苓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37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第一届研究生毕业照,第一排左数第五位为张伯苓 上世纪30年代,张伯苓(左)为学生足球比赛开球 ◎才必上选,数必充实。 ◎大学与大学之间竞争,当“人”不让。 ◎必也学行并茂,资质与学力兼长者,始能入选。 今年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逝世七十周年。…